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漳平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8-02-02 16:16 来源:市府办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1228日在漳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漳平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 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认真落实龙岩市第五次党代会、漳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推进三大战役为抓手,深入开展抓产业、稳增长”“抓征迁、强保障”“抓招商、上项目”“抓治理、促提升”“抓民生、补短板等专项行动,着力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2017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30.6亿元、增长9%;农业总产值48.2亿元、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0.3亿元、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亿元、增长6.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1.1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亿元、增长15.3%;外贸出口24.2亿元、增长10.4%;实际利用外资3700万美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55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4元、增长9.3%。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注重项目攻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围绕产业发展和补齐短板,推动项目滚动接续,安排财政资金15.9亿元推进项目落地,谋划项目82个、签约项目57个、开工项目42个、投产项目25个、完成增资11亿元。市本级重点项目116个,完成投资81.8亿元,其中,省、龙岩市重点项目31个,完成投资68.1亿元。一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有了新局面,户外木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完成控制性详规编制,首期173亩、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的木竹制品孵化园开工建设,美丽家园木屋及构件自动化生产制造、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等项目加快实施;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厚福大道、镇镇有干线桂林至黄祠段等项目竣工,南龙铁路(漳平段)工程、新桥东坑尾至双洋溪口村公路等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狠抓项目氛围加快形成。制定了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和经济新增长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及奖惩办法,每个项目有一名市领导挂钩、一个工作专班负责运作、一套政策激励、一笔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正向激励、定期协调、三级响应、督查通报等推进机制,开展了市领导挂钩项目工作检查、项目现场推进、项目落地百日攻坚、招商引资五晒等活动,强化一线考核干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项目、支持项目建设氛围浓厚。

要素瓶颈破解力度加大。积极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补助资金6.5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亿元。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兑现产业发展各项奖励补助资金6280万元,为企业提供过桥资金1.3亿元,汇菁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5200万元;运用PPP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开工建设了永福后盂水库及集镇供水工程、国省干线联六线芦芝至和平段公路、漳平一中改扩建等项目。完成林地报批977亩、土地报批1200亩;盘活闲置厂房18万平方米,收回闲置用地500亩。开展征地拆迁

百日攻坚活动,完成征地拆迁157.5万平方米、交地136.7万平方米。帮扶企业解决用工1894人,其中我市农民进工业园区务工621人。

、注重产业转型,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工业经济稳增提质。制定了培育壮大木竹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推动工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进一步推动工业发展实施意见等工业发展举措,对协龙纺织、正盛化工等6家企业实行一企一策扶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工业技改投资85.4亿元,其中,省、龙岩市重点技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8.9亿元、2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28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总产值同比实现增长,增长面89.3%;规模工业效益指数257.9、增长24.3 %。轻纺、建材等四大主导产业产值95.1亿元、增长20.3%;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三大优势工业产值96.8亿元、增长23.2%34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12.8亿元、增长19.8%,其中,红狮水泥、天守超纤、木村林产等3家省级龙头企业完成产值39.5亿元、增长37.7%。市本级23家重点新增长点企业新增产值20亿元。列入省级高成长型企业2家、工业新增长点企业3家。工业用电量8.4亿千瓦时、增长2.4%

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2万亩,产量7.7万吨,省粮食储备库漳平直属库建成使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8万亩,耕地补充1297亩,粮食产能区、高产示范片项目持续推进。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省级现代竹业、油茶及竹(笋)精深加工示范县项目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实现稳步增长,木、竹、花、茶、菜特色产业产值21.2亿元、增长5.8%,其中,木业产值2.1亿元、增长3%,竹业产值1.8亿元、增长4%,花卉产值2.4亿元、增长6%,茶叶产值8.9亿元、增长9.3%,漳平水仙茶获得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地标展金奖,桂花新品永福紫绚、永福彩霞、朝阳金钻获国家林业局专家组命名;百香果、柠檬等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初步发展,宝桂家庭农场被列入省百香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引导和支持发展林下种养殖业,制定了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林下经济产值25亿元、增长10%。发展设施农业,新增面积1933亩;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新增龙岩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0家、家庭农场31家。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开展了服务业发展三比一看竞赛活动,出台了12条扶持政策和49条具体措施,乡村旅游、商贸物流、农村电商、养生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初步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102.5亿元、增长12.8%,限上商贸企业零售额33.3亿元、增长25.8%,公路客货运周转总量5.6亿吨公里、增长11.2%;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201亿元、增长5.7%。拥有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点47个,列入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村2个。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建成使用,永福AAAA级景区创建初显成效,南洋国家湿地公园、官田翡翠谷世外桃源等项目加快推进,九鹏溪露营公园景区列入省级旅游示范基地,北寮村入选全省二十佳旅游特色村,永福台品樱花茶园被评为全省首批优秀创意旅游产品。全年接待游客3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6亿元,分别增长15%16%

三、注重城乡建设,区域发展协调推进

城区面貌不断更新。坚持规划先行,城市综合交通、停车场、防洪排涝、内河整治、地下雨污管网、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系统等专项规划不断完善。践行城市双修理念,城区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15亿元,桂中路白改黑、中和路二期、城北保障房二期等项目建成使用,南龙铁路西园站前广场及通站道路、东坑口新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福满北路提升改造、菁城文化驿站、顶郊大桥改造、城区污水管网管道等项目加快建设,景弘路、菁华大道(西园高速连接线)等“白改黑”项目有望近期竣工。实施环城森林景观改造,见缝插绿、人工增绿,城区绿化率” 40.9%。完善一江两岸”“一主轴夜景工程建设,城区夜景缤纷璀璨。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抓好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强化职能整合、部门联动,对违法建设、交通秩序、建筑渣土、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实行常态化整治,推行八不行为规范,开展城管体验日”“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等活动,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西园、和平、芦芝等乡镇逐步建成承载城镇化、产业化的城郊产业型精品城镇,实施了九龙江防洪工程(一期)芦芝段、拱桥溪生态水系、黄祠溪水土保持等项目。永福镇完成省级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创建规划,被列为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策划生成了一批产业、基础设施、民生补短板项目,迎宾大道完成主体工程,环台品茶山道路、福坊山庄休闲体育文化园、红尖山风电场、大西岭风电场等项目开工建设。新桥镇引进忆知青生态农业、康宝硅橡胶制品等项目,森昌广利肉牛养殖、九龙江防洪工程(一期)新桥段等项目加快推进。南洋生态小镇、双洋古镇等特色乡镇加快建设,南洋国家湿地公园获省发改委新开工好项目,国家AAA级景区象湖杨美红军革命旧址群不断完善。市本级23个美丽乡村完成投资2.9亿元,列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入选第二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17个,永福镇西山村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农村治水、城区治气为重点,纵深推进河长制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绿满青山四大提升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现在的漳平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一江两岸”生态综合治理规划》通过省里专家评审,并经竞争立项评选被列入全省第一批综合治水试验县,九龙江北溪断面、支流断面水质大幅提升,拱桥溪、双洋溪、下浙溪、大深溪等四大支流水质实现了类水标准,城区2个饮用水源地及14个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9.7%,六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均达国家二级标准,综合指数3.41(其中SO2降低56%PM2.5降低16.7%PM10降低16.7%),同比降低1.0,实现全年无酸雨天气。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面积55.4万平方米、消减生猪20.7万头。全面关停机砖厂20家,淘汰黄标车248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9万亩,造林绿化2.4万亩,森林覆盖率78.6%。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3起。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初显成效,在南洋镇、吾祠乡召开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专题现场会,验收并授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40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195套,形成了上下互动、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行动的声势氛围。

、注重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更大激发

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抓好平台建设,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中期验收,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更加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招投标全面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平台建设深入推进。抓好简政放权,取消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30项,简化办理环节211个,42个单位1218个事项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一趟不用跑

最多跑一趟事项达89.7%,所有审批事项均提前办结;建立并联审批事项72项,推行周末轮班办事制。抓好农业农村改革,探索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工作机制,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验收全面完成,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并选定菁东、福满、菁坑、下河等4个单位作为先行试点。抓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推进国投公司优化重组,国有资产配置和运营效率提高。深化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治水投入机制,与省水利厅成功对接项目9个,总投资5.6亿元。

科技创新不断加强。创新型漳平建设加快推进,双创支撑平台进一步完善,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具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3家,永福花博汇信息交流中心运营良好,火柴空间站创新创业基地开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2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量1.7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引进花、茶、菜新品种、新技术100多个(项)、开发茶叶新产品6个、认定有机产品1项,制定技术标准1项。

对外交流不断深化。坚持招商引资”“并重、双向提升,巩固厦漳泉,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签约重大项目3个、总投资48亿元。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综合考评位居大陆29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第一名,成为全国首个台湾青年产业融合创业示范基地全省首个台湾高校学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拥有两岸交流示范基地、青年创业示范营及示范场;

永福高山茶入选厦门金砖会晤指定用茶和砥砺奋进的五年国家大型成就展,并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农产品金奖。

五、注重民生福祉,人民获得感持续提升

脱贫攻坚全力推进。对贫困人口实行九措到户,组织开展了脱贫攻坚季度攻势行动,突出产业扶贫、搬迁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等举措,不断完善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建立了贫困户退出机制,对贫困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和管理,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投入扶贫资金1.1亿元,贫困人口脱贫5421人,达到退出贫困村条件的8个,龙岩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南洋镇各项指标均达到摘帽条件,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460人、危房改造305户,雨露计划培训2855人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236万元,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465户;实施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机制改革,在28个贫困村开展折股量化试点。助力就业扶贫,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122个,实施激励性扶贫项目49个、参与2265人。落实政策兜底扶贫,贫困人口享受低保3890人、医疗救助4222人、教育资助1058人。

社会事业发展加快。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快实施,合计投资5.5亿元。全市民生支出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到82.1%。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中高考再创佳绩,初中五率评比中获龙岩市优秀单位,获得全省安全教育示范市、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称号;落实龙岩市基础教育十条,教育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城关小学改扩建、第二实验小学、第二附属小学建成使用,一校多区管理学校增至13所,薄弱初中学校整体委托漳平三中或漳平二中管理的有3所,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边远乡村小学试点课间营养餐、城区小学托管服务等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均就读公办学校,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快发展。

健康漳平建设取得新进展,政府办医责任不断强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扎实推进,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评审;基层卫生机构一归口、三下放政策有力落实,市乡医疗联合体逐步推进,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至50元;卫生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3000万元,完成西园卫生院、20个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市公共卫生大楼及和平、灵地等薄弱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快推进。两孩政策稳妥实施。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实施了4个文体惠民工程,开展了4项群文、17项文艺、14项全民健身赛事等活动,春季茶王(福州)品鉴推介会、水仙茶文化节及樱花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在全国青少年举重锦标赛、全国射箭重点学校比赛中取得佳绩。完成电视高清化播出改造工程,自办电视节目实现高清化播出。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完成。

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65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475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2%。建成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14个。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缴费覆盖面不断扩大,失业保险扩面参保人数3.2万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及乡镇工作补贴改革稳步推进,第三轮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设置全面完成,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养老事业加快发展,拥有乡镇敬老院12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25个、村级幸福院33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民办养老机构3家。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安漳平”“平安乡村”“平安库区创建深入推进,科技创安覆盖率大幅提升。涉危涉爆、缉枪治爆、扫黑除恶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涉麻制毒、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治理成果得到巩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有效运作,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不断扩大。信访工作四个三、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不断健全,信访态势呈现双下降,在重要敏感时期实现了零上访。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打非治违及重点行业、领域等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防灾减灾、食品药品监管不断强化,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协调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不断健全,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有效应对。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品牌加快培育。同时,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取得新成效,人防、气象、方志、档案、地震、库区移民、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工会、残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六、注重务实高效,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干事创业精神不断激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双亮双比”活动,以感恩漳平人民之心和彰显热爱漳平的情怀,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做好政府工作的过程中,增强“马上就办”意识,改进绩效管理考评办法,强化督查考核和行政问责,求真务实地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形成了“奋发有为、担当敢为”和“多谋善为、一心共为”的干事创业氛围。

依法治市持续推进。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10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19件,满意率分别达100%99%,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决策程序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扎实推进。改进和加强行政复议,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府与法院、检察院、工会互动联席机制不断健全。七五普法全面展开,法律援助、公证办理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6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98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点。

纪律规矩更加严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落实政府党组主体责任,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算分类细化科目公开率100%。持续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监管招投标、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公款存放、专项补助资金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今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全体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漳机构、驻漳部队、武警官兵,向企业界人士、来漳创业务工人员和海内外乡亲朋友,向所有关心支持漳平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我市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创新能力不够强,产品供给质量不够高;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不快,一些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临稳增长、促转型的双重压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待加强,农村基础条件比较薄弱,脱贫攻坚任务较为艰巨,优质教育、医疗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水平不够高,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能力亟待提升。此外,一些工作人员推诿扯皮、消极腐败等问题还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入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趋势、新特征,对照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系列新部署,结合漳平实际,一条一条地研究,不折不扣地落实,使之成为漳平发展的举措和实践,与时俱进,接续奋斗,加快赶超,全力推进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漳平建设,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坚持铁心抓项目,奋力促发展这一工作主题,突出振兴产业、做美城乡两大发展重点,主攻项目落地、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三大战役,补齐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四大社会事业短板,加快建设富强精美幸福漳平。

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4.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8%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项目攻坚,夯实发展基础。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着力提高项目谋划、争取、招商和实施能力,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浓厚氛围。

狠抓一批项目推进。持续推进五个一批,深化项目落地攻坚行动,全年谋划项目90个以上、签约项目66个以上、开工项目40个以上、投产项目42个以上、完成增资13亿元以上,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1亿元以上。以七大领域项目工程为抓手,加快实施143个项目,力争完成投资89.2亿元以上,中小项目力促短期内开工、投产。抓好教育、卫生与健康、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61个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确保南龙铁路(漳平段)、红尖山隧道竣工通车和南龙铁路西园、双洋站站前广场及通站道路投入使用。抓好国省干线前期工作,推进国省干线联六线(芦芝至和平)、顶郊至福顶(外环西路)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及危桥改造等工程;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打造农村“畅、安、洁、美”通行环境。抓好城区饮用水第二水源、中小河流域治理(和平和春、永福颖水)、万里安全生态水系(永福、新桥、双洋)等项目前期,推进湖库水系综合治理(城东和城西片区高水高排及生态补水)、中小河流域治理(新桥溪安仁、双洋溪员当)、万里安全生态水系(九龙江干流城区段、黄祠溪、南洋溪、溪南溪)、农田水利、永福后盂水库、赤水涵口水库等项目建设。

提升项目工作实效。以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经济新增长点项目工作实施方案和重点项目、重中之重项目年度工作目标安排及责任分工方案为抓手,加大项目工作绩效管理考核力度,实行重点项目动态管理。梳理项目全链条审批环节,编制前期工作流程图,压缩项目审批时限。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惩办法,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及上下游企业,坚持育内、引外并重,继续巩固厦漳泉,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紧盯跟进经济发达区域转型迁移企业,鼓励全民招商,有针对性地开展登门招商、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乡情招商、飞地招商。

切实加强要素保障。坚持开展重点项目征迁攻坚行动,集中解决一批征迁卡脖子问题。加强项目用地报批,盘活工业园区闲置或低效的土地、厂房等资产,完成林地报批1000 亩以上、土地报批1000亩以上,收回闲置用地500亩以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强化政银企担合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市政环保等领域投资,高效经营运作国有资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用工服务体系,完善乡镇(街道)招工考核机制,落实各项招工优惠政策,推动用工信息向就业一线群体延伸,引导在外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到园区企业就业,完成农村劳动力进工业园区务工1000人以上。支持建立各类职业中介培训服务机构,完善省外劳务协作基地建设,确保我市园区企业用工需求。

二、抓好产业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提升并举,持续以发展培育“236”产业为突破口,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为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力促工业做强做大。推进资源型工业转型,重抓工业产业发展短板,推动工业实现规模增长和创新增效,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以上、工业技改投资96亿元以上。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推进轻纺产业园区建设,抓好协龙色纱等项目建设,发展轻纺产业上下游配套产品,力争轻纺产业产值52亿元;加快推进户外木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建设,力争木竹制品孵化园建成投入使用,通过林业产业运营公司行业领军作用,积极引进木竹产业知名企业前来投资,支持木村林产、青晨竹业、德诺木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努力将木竹产业打造成规模大、档次高、后劲强的全国户外木竹制品生产基地,力争木竹加工产业产值42亿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立邦滤清器、新佳鑫机械、麦丰密封件等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企业技改及兼并重组、集聚发展,抓好重点技改项目建设,力争机械铸造产业产值24亿元。改造提升火电、煤炭等能源产业,加快推进红尖山风电场、大西岭风电场、城市天然气管道供气、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箭竹坪煤矿等项目建设,力争能源产业产值18亿元。推动发展一批水泥制品下游项目,加快红狮矿山生态皮带长廊、红狮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物及城市垃圾等项目建设,力争建材产业产值50亿元。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推进新型建筑、高分子、防火防水、木材改性等新材料开发,支持九鼎氟化工、瑞森新材料、国强建材等企业发展,力争新材料产业产值20亿元。完善工贸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建设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扶持乡镇工业发展,规划建设新桥工业集中区。

确保农业提质增效。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是战略产业。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和耕地保护制度,夯实粮食安全工作基础,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9.2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7.8万吨以上。加强地方特色农产品保护开发,以发展木竹、花卉苗木、茶叶、油茶、果蔬等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探索发展柠檬、百香果、生态养殖业等产业,力争木业产值6.8亿元、增长4%,竹业产值1.9亿元、增长8%,茶叶产值9.8亿元、增长9%,花卉产值2.6亿元、增长10%。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新建各类钢架大棚1000亩以上,配置节水灌溉设备1000亩以上。引导和支持林下种养殖业发展,完成林下经济产值28亿元以上、示范面积1000亩以上。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扶持市本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家庭农场、家庭林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新增龙岩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7家以上、家庭农场30家以上。加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设,推进种养加一体、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入准出等制度。

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深入开展服务业三比一看竞赛活动,加快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限上商贸企业32家以上、规上服务企业16家以上,抓好服务业投资重点新增长点项目40个,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充分发挥高铁辐射效应,抓好现代物流产业项目谋划和引进工作。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依托一江两岸区位与空间资源,建设沿江休闲栈道及路灯、公园等配套设施,推进卢卡溪谷休闲农庄、拱桥中界漂流等项目建设,把一江两岸打造成观光游憩带。结合永福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永福AAAA级景区建设,尽快形成四季有花,出门见花高山旅游休闲区、避暑胜地。结合南洋生态小镇建设,加快推进南洋国家湿地公园、北寮村乡村游、红林村瑶坑旅游景点建设。发挥赤水、双洋、新桥、灵地等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把现有王景弘故里、百姓村、古民居、龙津瀑布、泰安堡等培育成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逐步形成北部乡镇乡村旅游长廊。打造传统文化产业基地,扶持国珍玉雕、鑫铜工艺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自主电商品牌、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拓展土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完善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点。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等多元化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菁和源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力争上半年开工,逐步形成与医院互连互通、服务便捷的医养新格局,尽快把漳平建成龙岩乃至全省养生养老基地。

三、抓好城乡建管,打造精美漳平。更加注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治理协同推进,持续以城乡建设提升年活动为载体,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梯次发展。

推进精美城区建设。树立产城融合、景城同建理念,发挥城市规划委员会作用,把绿色发展、漳平特色贯穿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城市整体规划,抓好城市开发边界划定与管控,推进多规合一。完善城区路网,推进福满北路提升改造、林隆南路二期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福满路二期、顶兴路、中和路三期、林昌路等项目;推进和平南路、江滨北路、菁华大道(原工业路)二期等道路白改黑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和平中路、和平北路、外环东路、菁华大道(西园大桥至省道203线)等道路白改黑项目。建设公共停车设施,推进漳平一中、体育中心及和平中路机械式、东门自走式等停车场建设。提升城区品质,推进万荣菁都广场、华龙棚户区改造等房建项目建设,加快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东门溪、黄厝坂溪、福满溪、长北坑溪)、九龙江北岸及东山公园景观道等项目建设,抓好榉子洲公园、福祉阁公园及城区节点等绿化提升改造,规划建设供水、燃气、污水管网、公厕等项目,完善城区重要建筑、重要交通节点等夜景工程建设,打造九龙江一江两岸休闲景观带。

加快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依托区位、产业、交通等优势,尽快把西园、和平、芦芝等建设为承载城镇化、产业化的城郊产业型精品城镇。抓好省级永福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推进十里花廊、妈祖文化公园、台湾风情街、溪滨路改造提升、环台品茶山道路、集镇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确保通过省级考核验收。抓好全国重点镇新桥镇建设,推进福能麦元绿色小镇、新桥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等项目建设。抓好南洋生态小镇、双洋古镇等生态旅游型、历史文化型特色小镇建设,争取南洋生态小镇成为省级特色小镇。注重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内涵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开发,重点抓好20个美丽乡村及双洋东洋、溪南东湖等古村落建设;用好用足旧村复垦、土地整理等政策,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壮大镇村集体经济,新增优质耕地1200亩以上。

提升城乡管理水平。三分建七分管,一座好城市、好乡镇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作用,健全城市管理机制,强化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责任,推进智慧安防系统建设,让城市管理更加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推动环境卫生、控违拆违、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见成效,让城市环境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围绕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目标,深化文明城市共建共享” “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城管体验日” “移风易俗等系列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闽南文化,提高市民文明素养,让城市文明之美融入到每位市民生活之中。加强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重点整治镇容村貌,争取验收并授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示范村40个,让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成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新要求。优化落户、住房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区转移,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强化综合环境治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农村治水、城区治气成果,力争治水达到“233”目标、治气达到“234”目标,保持碧水蓝天。深化河长制工作机制,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小流域水质提升工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巩固养殖业污染治理成果,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电毒炸网鱼等违法行为。严格落实环保目标责任考评奖惩措施,推动年度减排项目实施,加强重点行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涉重金属行业、扬尘等综合治理,坚决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抓好环城森林景观提升、林分修复、绿色创建,推进森林进城,完成造林1.2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78.6%以上、森林蓄积量2060万立方米以上。提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管水平。实施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5万亩。

四、抓好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新动能。加大改革创新牵引、对外交流合作力度,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

纵深推进各项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创建,全面清理调整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步实现受理零窗口、办件零人工、领证零上门,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推行联审联办机制,对涉及多部门办理事项,明确牵头、配合部门,实行分阶段会商会审、跨部门联动审批。推行市、乡(镇)二级行政审批服务联动,打造六个一新型政务服务体系。支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实施方案,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抓好公共卫生、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医。

坚持创新驱动。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加快动能转换,新上市企业1家以上。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激发实体经济市场活力。加大对科技领军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创新活动,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家以上。加快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建设,确保列入省级众创空间1家以上。完善科技项目收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探索实行股权激励、分红激励等办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评价激励、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和创业扶持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

提升对外交流合作水平。主动对接福建自贸区,加快融入厦漳泉大都市圈,承接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实现山海互动、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新古田会议”后续效应,加大军民融合项目引进力度。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运作好大陆阿里山品牌,抓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台湾青年产业融合创业示范基地、台湾高校学生农业教学实践基地和两岸交流示范基地、青年创业示范营及示范场建设,推进台湾青年创业中心、闽台缘高山茶展销和农资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五、抓好综合保障,做实民生大事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以户为基,健全挂钩帮扶、资金运作、督查考评和贫困人口进、退动态管理等制度,确保年度减贫20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174人以上、脱贫2个贫困乡镇、14个贫困村。建立统筹脱贫机制,做好脱贫后续保障,提高脱贫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结合,有效运作扶贫小额信贷平台和扶贫开发融资平台,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继续帮扶发展好1个以上脱贫增收项目,对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兜底+生产帮扶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确保36个贫困村开展折股量化试点有成效。落实好三保险、三救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雨露计划等扶贫政策,争取将因病因残年老失能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畴。

统筹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抓好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确保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处于龙岩市前列;完善城镇学校布局,推进二中改扩建、三中二期、城隍庙幼儿园和城北、城南小学及幼儿园等项目建设,抓好溪南中心幼儿园、新桥西埔幼儿园、特教学校康复训练中心建设;深化一校多区试点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落实义务教育阳光招生、新高考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扶持和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抓好职业教育和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卫生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健康漳平,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基本卫生与健康服务差距;推进医联体试点工作,完成市公共卫生大楼建设,抓好市医院六大中心、妇幼保健院、菁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提升和官田、吾祠、灵地等薄弱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启动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抓好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继续打造小广场大文化品牌,开展少年儿童足球运动培训,策划山地自行车、陆跑、露营等国际体育品牌赛事,开展水仙茶、农民画、板凳龙等国家级、省级非遗申报工作。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推进奇和洞遗址博物馆及周边保护与利用开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抓好竞技体育工作。加强统计工作,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700人以上、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人以上。完善机关事业、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间的接续政策,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加强社保基金监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农村留守儿童、妇女、残疾人、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漳平,持续开展平安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认真履行综治维稳责任,落实综治激励惩戒机制,推进互联网+社会综合治理,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抓好涉麻制毒、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缉枪治爆等突出问题整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专业调解组织,及时有效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依法处置信访事项,落实三到位一处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各行业各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全面排查治理各类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灾害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控财政金融风险。推动社会组织多元健康发展,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积极作用。加强社区建设,抓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同时,抓好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抓好人防、气象、方志、档案、地震、库区移民、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支持工会、工商联、红十字会等事业工作。

六、抓好自身建设,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忠诚坚定、从严治政。牢固树立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做到市委有号召,政府有行动”“市委有要求,政府有落实。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从严治政之中,落实到政府工作人员能力和作风建设之中,努力打造勇立潮头、敢于争先的漳平干部队伍。加强绩效管理考核,完善常态化督促检查工作机制和约束机制,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尊崇法治、依法行政。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落实各项决议决定并定期报告工作。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进一步提高办理质量。自觉接受监察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鼓励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府诚信建设,努力让群众对政府工作过程和结果双满意。

彰显情怀、实干实政。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漳平是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底蕴、有活力的好地方,一山一水漳平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怀着感动和感激,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为漳平人民服务的宝贵机会,顺应新时代新要求,立志、立学、立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钉钉子精神推动漳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努力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力弘扬务实重行、抢拼严实的作风,不断探索符合漳平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着感情倾听民声,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坚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遇到矛盾不绕,面对困难不躲,解决问题不拖,不遗余力抓项目,亲力亲为抓发展。

干净自律、勤勉为政。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廉洁自律准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始终保持廉洁本色。强化督查问责,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坚持政府过紧日子,集中财力办大事,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深入推进审计监督,做精做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强化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坚决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切实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

各位代表!展望新征程,我们任重道远;肩负新使命,我们志当奋发。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精美幸福漳平、书写新时代的漳平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附件下载
分享
收藏 取消收藏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