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2-02 16:18 来源:市府办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政府工作报告
——2015115日在漳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蓝福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来闽来岩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狠心造环境,推进新跨越”工作主题,全力推进漳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6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总收入10.4亿元,下降5.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4亿元,下降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增长10%;外贸出口总值3.9亿美元,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2750万美元,下降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亿元,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0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6元,增长10.9%;城镇登记失业率2.3%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运行调控及时有效。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强化监测和研判,制定并落实扶持产业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培育产业龙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及三次产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开展“进企业、摸实情、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及时调度土地、资金、电力等生产要素。特别是针对企业融资困难,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加强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成立金融办,新增小额贷款公司1家。建立风险预警报告制度和企业资金链应急保障周转资金机制,为企业提供周转资金6210万元。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发放单位贷款34.1亿元。
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启动“2014-2018年重大项目投资推进计划”,以“1351”项目工程和“四个一批”项目推进为抓手,深入实施“五大战役重点行动计划”,完成投资132亿元,新开工项目59个、新竣工项目68个。列入省、龙岩市重点项目25个,完成投资39.9亿元,5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9亿元。进入工业园区项目论证19个,总投资29.2亿元。全市争取上级专项资金4.97亿元。
产业转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被确定为全省22个县(市)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农业总产值增长4.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5万亩,产量8.1万吨,粮食产能区、高产示范片项目持续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7万亩,耕地补充2600亩。现代农业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其中南洋设施农业完成投资2462万元。“木、竹、花、茶、菜”特色产业实现产值33.7亿元。10个省、龙岩市现代花卉项目及3000亩现代油茶项目建设完成,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一林场入选全国首批15个森林经营方案实施示范林场,永福水松被评为省“十大树王”,双洋麟山塔风水林被评为龙岩市“十大风水林”,中国木结构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木村林产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官田铁观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设施农业达560亩,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增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为2家、4家,新增省级家庭农场4家。永福镇入选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0.1亿元,增长18.3%;规模工业增加值35亿元,增长18.2%。钢铁、纺织、建材、能源“四城”产业产值增长13.7%。工业用电量增长1.5%。新增亿元企业4家、规模企业14家。协龙(一期)、新佳鑫实业、扬帆同创等15个工业项目竣工,红狮水泥(三期)、青晨竹业等15个工业项目开工。重点技改项目实施7个,新增省级技术中心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正盛无机“正”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工业园区完成规模工业产值62亿元,增长22%,财税收入1亿元。海西(漳平)农副产品加工园建设加速推进,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4家,产值增长15.2%。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商贸流通业“十百千工程”,限上商贸企业突破百家,达125家。完成商业网点和物流产业发展规划,新建、改造农贸市场2家,凯源茂宏农贸市场、越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项目竣工。中国花都网、南龙网建成,漳平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启动建设,淘宝店建立发展120多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8.8亿元、82亿元,增长9.9% 3.9%。旅游“四五工程”扎实推进,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亿元,分别增长25%25.8%,被授予“中国观赏石之乡”,首届观赏石宝玉石旅游文化节、“一乡一节”成功举办。宏都大酒店、城区游客服务中心、永福花卉展示馆投入使用,北寮农业休闲与乡村旅游区、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等旅游景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城乡环境更加优化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1.5亿元,“南龙”铁路路基工程顺利推进,“漳永”高速公路龙岩(漳平)段路基土建工程、国道358线红尖山隧道(漳平段)连接线路基路面工程、县道卓西线(一二期)改扩建主体工程、福增大桥及连接线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红尖山隧道、林隆南路等项目开工。危桥改造3座,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分别建设28公里、243公里;南洋农村客运站投入使用,农村公路管护水平提升。实施水利项目175个,完成投资2.6亿元,第五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九龙江防洪工程等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5万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投资3235万元,110千伏永福变(二期)扩建工程、35千伏钱坂小型输变电工程等项目竣工。
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通过市人大审议。实施城建项目14个,完成投资4.6亿元。九龙广场、城市展示馆、凯源支路(二期)、桂中路污水管网及绿道工程等项目竣工。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6亿元,华龙(二期)改造提升、第二水厂、景弘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完整社区建成3个。市政“五千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流域整治和景观提升取得新进展。龙岩市“321”特色乡镇、南洋生态小镇建设扎实推进,新桥、永福、溪南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永福被列为龙岩市新型城镇化试点镇,芦芝撤乡设镇。双洋城内、东洋和赤水香寮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平和春、拱桥中界、溪南高寨入选“省级村镇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小区。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投资3728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0个,硬化村道36公里,新增绿化面积9.9万平方米。“两违”综合治理持续开展。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8.4万亩、造林绿化2.4万亩、“四绿”工程1万亩,新增封山育林7万亩。南洋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建立了河道“河长制”,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完成生猪规模养殖场综合治理22家,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面积5.6万平方米。九龙江流域(漳平段)及各支流水质保持国家Ⅲ类水以上标准。城区饮用水源地综合整治进一步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市创建取得新进展,创成国家级生态乡镇9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拱桥荷花景观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重点领域改革全力推进。年度改革方案有效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扎实推进,基本形成市级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目录清单。行政服务标准化进一步推进,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达668项,并向乡、村(社区)延伸。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国家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8.4万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森林综合保险面积369.8万亩,参保率超97%。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化,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有序展开。食品药品等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组建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一校多区”试点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开放型经济不断拓展。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坚持招商引资“质”“量”并重、双向提升,赴北京、闽南金三角、珠三角和台湾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与厦门象屿保税区达成招商战略联盟。全年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17.4亿元。与华润电力集团签订总投资约5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合作协议。新批外资企业4家、增资1家,合同外资7589万美元。
对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永福樱花园、十里花街提升改造工程(一期)、闽台文化广场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台缘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实施。漳平台商投资区建设加快推进。两岸交流更加频繁、层面更高、范围更广,前来考察的台湾社会团体40余批次、各界人士4000多人次;全国首届闽台乌龙茶品鉴研修班成功举办。更多“台二代”落户园区创业,漳平台商联谊会理事会成功换届。大陆首个“海峡两岸茶产业优势整合示范基地”建立,永福高山茶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报道了台创园樱花开放盛况,“大陆阿里山”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四)民生改善力度加大
1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完成投资5.3亿元,漳平三中开工建设,市医院整体迁建基本完工,和平至南洋景观、夏季纳凉点(2个)、城市主干道公交站等项目竣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所有行政村实现领导、部门挂钩帮扶全覆盖。革命基点村建设加快,清源移民新村开工建设。“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幼儿园扩容和薄弱校改造工程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班班通”投入使用,初中“四率”居龙岩市上游水平,高考再创佳绩。市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12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通过省级验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提升,“国优”先进市持续巩固。在十五届省运会中获9811铜。奇和洞遗址抢险加固保护工程被列入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项目库;长青楼、华唐阁保护维修基本完成;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改造完成并成为龙岩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反映朱德率领红四军在漳平革命斗争史实的《风展红旗》微电影公映。第三次全国经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宗祠文化等普查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市年鉴开编。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通过国家验收。有线广播三级联播联控应急预警系统工程通过省级验收。新增城镇就业19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4521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老年养老补助金人均每月分别提高15元、5元。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制度启动。印尼华商陈大江捐赠公益事业受省政府立碑表彰。“平安漳平”建设扎实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安”基本实现城区全覆盖。依法治理和“六五”普法扎实开展,公共危机预防和处置能力不断提升。菁城北郊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人事、人防、民族宗教、气象、档案、地震、地灾防治以及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工商联、慈善、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成效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严肃整改“四风”突出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市性文件数量下降17%,“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9%,调整清理办公用房面积3082平方米。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69件,满意率98.55%;办理市政协委员提案98件,满意率98.98%。政务公开扎实推进。政风行风、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强。深化“马上就办”,机关效能建设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科学把握发展大势,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建设的中央、省、龙岩市驻漳单位,向驻漳部队、武警官兵,向老干部、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及参与我市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与跨越发展的目标有较大差距;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支撑发展的重大项目少,新增长点不多;部分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慢,与争上游目标仍有差距;城乡之间、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税源增长乏力,而财政资金用于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支出力度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来闽来岩考察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部署,围绕当好“山区的前锋,沿海的后卫”定位,持续“狠心造环境,推进新跨越”工作主题,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依法治市,努力实现各项工作更大突破,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漳平。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5%14%11.6%。农业总产值增长5.5%;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总值增长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公共财政总收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1531”项目工程为抓手,跟进落实“2014-2018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实施160个以上支撑投资项目。着力推进市本级重点项目63个,年度计划投资65.8亿元,其中省、龙岩市重点项目29个,年度计划投资58.9亿元。抓好“四城”产业项目建设。力争特钢项目早日通过国家发改委核验,并延伸钢铁产业链项目建设,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推进天守(三期)、协龙(二期)等项目建设,确保新纶(二期)建成投产,力促天守成为全国最大超纤革生产基地、新纶纺织实现50万纱锭规模。确保红狮(三期)项目建成投产,力争漳平红狮产能700万吨以上,建成全省最大水泥生产单体企业。加快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扶持国强、安吉屋等企业发展。推进实施漳平火电厂集中供热、天然气管网铺设等项目。力争箭竹坪煤矿开工建设,确保双洋员当煤矿建成投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交通建设投资32亿元。其中,“南龙”铁路投资12亿元,交通运输投资20亿元。争取漳泉肖铁路电气化工程纳入国家铁路“十三五”规划,完成“南龙”铁路主线房屋征拆工作,启动漳平西站(西园)和双洋站站房及交通枢纽综合体建设。建成“漳永”高速公路龙岩(漳平)段、国道358线红尖山隧道(漳平段)连接线、福增大桥、林隆南路,开工建设厚福大道、林昌路、“镇镇有干线”溪口至新桥、桂林至黄祠、溪仔口至拱桥段,推进卓西线与莆永高速漳平互通连接线交叉口改造、西园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改造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高损耗台区等电力设施,加强乡镇之间的互联可靠性,提高10千伏线路的联络率,开工建设新桥110千伏变电站。
提高项目工作水平。完善重大项目督查推进机制,健全领导挂钩、部门联动、协调调度等工作机制,深化项目考评机制,做好资金、土地等要素统筹调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创新财政资金使用办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大政府对民生工程、基础设施、“三农”、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构建融资杠杆,运作好融资平台,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推动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重抓项目储备,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实项目报批、环评和用地征迁工作。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力求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有效衔接、相互融合,规划内容务求实效。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乡缘招商等形式,增强驻外办事机构招商职能,主动寻求山海协作,围绕主导产业链延伸开展定点对口招商活动,切实提高引进企业、项目的层次和水平。加强项目跟踪对接,提高项目履约率。加强“三维”项目对接,深化与央企的战略合作,重点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落地建设。
(二)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实施农业“五个一”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20万亩、产量8万吨的基础上,重抓“木、竹、花、茶、菜”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省级现代竹业、花卉、油茶项目及南洋暖洲闽台高优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筹备组建漳平水仙茶集团公司,实施毛竹丰产示范工程4500亩、力争竹业产值2.7亿元,花卉、茶叶、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5.5万亩、11万亩、13万亩。加快推进木村(三期)建设,扶持万山竹业、花卉交易博览中心等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农林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加快海西(漳平)农副产品加工园建设,组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扶持龙泰安、鑫贤、越丰等企业发展壮大,打造闽西最大的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20%以上。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特色高优农业,加大节水灌溉、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投入。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农业龙头企业3家。开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创建活动、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新增龙岩市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10家。加快各类示范基地建设,抓好每个乡镇2-3个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包装项目,拥有更多“一村一品”示范村、特色农产品专业村。推进永福高山茶、永福杜鹃“中国驰名商标”创建,申报漳平水仙茶传统制作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注册“漳平金蟹”地理标志。水利投资力争完成2.5亿元,实施农田水利、中小河流治理、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烟基水源、九龙江防洪等项目建设。
力促壮大第二产业。围绕“四城”产业做强做大,全力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两篇文章,持续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力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含技改投资)120亿元以上。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以红狮水泥、天守超纤、新纶纺织、木村林产等优势企业为依托,延伸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性引进产业链企业,培育发展省、龙岩市级龙头企业。推进总部经济板块建设,力促木村、新纶、红狮、环闽等经济总部落户。加大中小微企业培育力度,扶持鸿鼎茶业、瑞森化工等企业上新三板,创建更多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土地开发利用,盘活闲置土地,重抓工业生产性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功能,创新企业管理服务模式,推进产城融合,打造特色工业园区。加快钢铁产业园、新桥工业园区、溪南上坂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批等前期工作。落实建筑业产业扶持政策,力争新增二级资质建筑企业2家。
加快提升第三产业。抓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主动对接厦门、漳州港等物流业务,引进实力强、规模大的物流公司,力促漳平陆地港物流项目早日开工,加快推进闽西南物流园、越丰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闽西铁路物流中心和山区对接沿海的铁路物流集散地。推动龙头企业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模式和技术,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抓好花卉、茶叶、水泥、煤炭、餐饮等企业申报纳入限上批发零售业统计;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6家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家以上;鼓励工业企业分离设立从事与本企业经营相关联的商贸企业,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商贸企业2家以上。争取龙岩市交警支队机动车考试场搬迁到我市。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出台电子商务发展优惠政策,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规划建设商务大厦,设立电子商务集聚产业园,成立电子商务协会,建成漳平电子商务孵化中心,设立“淘宝分校”,培育永福西山淘宝村,力争引进电子商务专业服务机构2家,发展电子商务企业24家,个体网店300家以上,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实施旅游产业“四五工程”,推进“五个一”乡村旅游行动计划,做大生态休闲、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抓好北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双洋历史文化名镇、灵地泰安堡等项目建设,着力推进象湖红色旅游胜地建设,力争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2.5亿元,分别增长20%25%。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千百汇、国珍玉雕、协为工艺等企业发展,抓好南洋花之谷薰衣草生态庄园、西园松文化主题公园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奇石文化产业发展。
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加强经济监测、预警、研判,创新调度方式,促进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落实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继续开展“进企业、摸实情、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地、审批等问题。引导企业抱团取暖,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创新科技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重点扶持企业技术改造,争取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申报龙岩市级技术中心、设计中心2-3家。建立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设,争创知识产权强市。
(三)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进城镇规划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树立“全域漳平”理念,把握好“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的原则,多规合一,力争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科学确定城镇功能定位,抓好《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报批、14个乡镇规划编制评审,推进城市路网、城市排水、绿地系统、绿道4个专项规划及重点地段、近期建设地块控制性详规或修建性详规编制。主攻大城区,围绕塑造“一江两岸”城市特色,重点城建项目争取投资13亿元,实施菁城文化驿站及榉仔洲公园景观桥、福满北路、东坑口新大桥、菁华广场提升改造、影视文化中心、华龙(二期)、工业路提升改造、城北纬五路及城区供水、排水、污水管网、绿道、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抓好东坑口整体改造提升前期工作。实施原林化厂及周边、化肥厂及周边等“三旧”改造工程。加快小城镇建设,实施“1+3”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龙岩市“321”特色乡镇建设,培育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小城镇。实施农村公路基础网络、通自然村、安保工程、危桥改造项目,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应急基地建设,建成漳平(新桥)北部客运物流中心。打造美丽乡村,保护好传统村落,抓好10-20个村庄整治,力争建成1-2个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
创新城镇管理机制。以争创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加快“数字漳平”和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镇管理网格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解决镇乡垃圾成堆、污水乱排,城市停车难、如厕难等突出问题,提升城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下放城镇管理权限,强化街镇、社区管理职能。健全土地管理使用机制,提高土地使用率。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持续开展“两违”综合治理行动。建立规范透明的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多元化筹措城镇建设资金。解决好落户、住房和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区转移,力争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加快生态市建设。以全省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新起点,抓好国家级生态市建设,力争通过国家环保部验收。坚持“山上造林”与“山下增绿”同步推进,加强天然阔叶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完成造林绿化2.57万亩、森林抚育3.37万亩、封山育林3.42万亩。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严厉打击保护区内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7万亩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第一批)建设。抓好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健全中小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河道“河长制”。加强养殖业污染治理,推进生猪养殖减量提质工程。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提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管水平。严格执行环评制度,落实环保目标责任考评奖惩措施,重抓化工、合成革、涉重金属、选矿等企业污染整治,加快东坑口化工企业关停,推进煤矿企业整合重组。
(四)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强力推进改革攻坚。做好市级政府机构改革“三定”工作,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有序推进整合工商、质检、食品药品、卫生和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公务员管理、内贸和外贸、涉农、涉教等管理机构,推进其他领域机构改革和职责整合,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全面推行政府行政权力清单制度,承接上级下放的审批权限,理清非行政审批事项,取消部分市级行政审批权限。加快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优化审批程序和流程,推进并联审批,促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管结合、有序衔接。实行“零基预算、全口径预算”,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制度,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推动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盘活国有资产。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建立土地流转准入、风险评估和监督保障制度,促进农村闲置土地合理利用,力争土地流转面积达8.5万亩,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生态公益林蓄积量增长激励等机制,开展林权等交易试点。
扩大对外开放交流合作。对接落实中央支持苏区发展政策,谋划更多符合漳平实际的基础设施、产业、民生重大项目。发挥王景弘等人物的“海上海外”特色优势,争取把我市纳入国家“一带一路”的相关规划。唱响“东进序曲”,加强与东南沿海衔接,策划新罗(雁石、岩山)经漳平(永福)至华安(马坑、高安)到南靖接厦蓉高速至厦门的快速通道,重铺省道联六线漳平至华安小杞段;推进与厦门象屿保税区协作发展,积极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培育龙头出口企业,支持生产性企业和本地产品出口。加快漳平台商投资区建设,主动承接台湾地区产业转移。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建设,完善与园区联席会议及项目招商、建设共商制度,建立协作共建机制。着力推进园区水、电、路及生活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红尖山隧道、台缘山庄(三期)、永福花都等项目建设,抓好上林水库休闲度假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等前期工作。继续开展两岸茶事、妈祖文化节等活动,发展与台湾南投县、彰化县等地的友好合作关系。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抓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对照省、龙岩市下达的任务要求,抓好责任分解,加强资金配套,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任务落实。抓好生态陵园、福满北路等16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提高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确保2016年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目标。加快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深化“一校多区”试点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全面改薄”五年规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确保三中、第二实幼今年秋季建成。抓好卫生项目建设,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市医院上半年完成搬迁。巩固完善新农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保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国家级评估验收。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扶持群众基层文体活动。筹建奇和洞遗址博物馆,成立闽南文化研究会,举办“奇和洞文化暨九龙江流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增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意识。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做好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2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00人。坚持开发式扶贫,推进4个龙岩市级重点乡(镇)和36个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加大革命基点村、库区移民村、少数民族乡村帮扶力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养老补助金,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健全临时救助制度。推进“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华龙(二期)550套建设及漳平煤业工矿棚户区273套危房改造。推进绿色福能小镇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9万人。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慈善和残疾人事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漳平”建设,推进“平安和谐乡镇(村居)”创建,“科技创安”逐步覆盖。推进司法改革,加强城乡网格化建设,依法处理信访事件,坚决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快公共安全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同时,抓好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抓好人事、统计、人防、气象、地震、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方志、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青少年、工商联、红十字会等事业工作。
(六)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效能政府
坚持依法治市。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以及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加强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精简优化审批流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加大法律服务力度。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综合执法,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以严格执法带动全民守法。加强政府机关法制和公务员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年底前基本完成。大力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提升服务效能。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解放思想、敢于担当,以奋发有为的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落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四下基层”、“联乡挂村帮户”等活动,以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当好公仆;令行禁止、克己奉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以清正廉洁的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光荣的使命鼓舞我们砥砺奋进,人民的期盼鞭策我们勇往直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领导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加快推进漳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件下载
分享
收藏 取消收藏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