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重点信息公开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平台作用,建设本专栏。

人感染禽流感——认识与预防
发布时间:2021-12-16 09:17 来源:福建疾控 字号:
视力保护色:

      2013年至2017年期间,人感染H7N9禽流感给大家留下了印象深刻。2018年以来,我国人感染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报告病例处于较低水平,仅零星报告相关病例。近年来,关于人禽流感的报道引起较广泛关注。2020年12月,俄罗斯南部的一个禽类养殖场暴发H5N8型禽流感,7名该养殖场工作人员确诊感染,这是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该型(H5N8)禽流感病毒。2021年6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江苏省发现一例人感染H10N3禽流感病例,也是全球首次发现人感染该型禽流感病毒。

公众该如何科学认识人禽流感,如何降低感染风险?以下带您一起认识人感染禽流感这种传染性疾病相关预防与控制知识。

 认识人禽流感

人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可由其表面的18种血凝素抗原(H)和11种神经氨酸酶抗原(N)组合成上百种亚型。禽流感病毒主要感染禽类,一般不会感染人类。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致使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感染人的能力,则可能造成人禽流感疾病的发生。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5N6、H7N1、H7N2、H7N3、H7N7、H7N9、H9N2、H10N8、H5N8、H10N3等亚型。

传染源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感染来源是接触染毒的活禽或去过受污染的活禽市场。

感染后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通常为2-4天,但感染的亚型不同,潜伏期长短可能有所差异。

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已感染的禽类及其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环境(如活禽市场)及水源而被感染。随病毒的不断变异,发现部分病毒存在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但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的能力。

易感人群

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的人员为高危人群,如从事非规模化和非规范化家禽养殖、贩卖、宰杀、处理等工作的人群。

临床症状

患者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气短,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呈重症肺炎等表现。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去往有活禽的场所,避免接触活禽及其排泄物,更不要接触病死禽。

2.不在家中饲养禽类,不在家中宰杀活禽。

3.选择正规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经检疫部门确认安全的冷鲜、冰鲜禽类,避免采购活禽。

4.禽类要彻底煮熟后食用。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

5.去往野生禽类较多的公园、活禽散养较多的地区、有活禽售卖的市场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并减少接触。

6.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喝生水。居住、生活环境要注意适度通风换气。注意饮食和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7.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及时就医。

从事禽类相关职业人群还应特别注意:

在养殖、运输、销售、宰杀禽畜过程中,从业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手套、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触后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出现发热感冒症状就医及时告知职业接触情况,如因发热肺炎等就诊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禽类接触史。

 

附件下载
分享
收藏 取消收藏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