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个余月攻坚,象湖镇废弃菌棒专项处理工作已接近尾声。通过“集中焚烧、变肥还田、晾晒加工”三位一体处理模式,全镇累计焚烧废弃菌棒200多吨,实现环境效益与资源效益双提升,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元处理,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01集中焚烧除隐患
对收集来的废弃菌棒进行初步分拣,剔除金属、塑料等杂质,避免焚烧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严格控制菌棒投放量和焚烧时长,确保充分燃烧,防止不完全燃烧产生黑烟。
02变肥还田促生产
指导村民将废弃菌棒施用于蔬菜、果树种植,改良土壤肥力。鼓励村民将废弃菌棒作为天然肥料施用于菜地,将废弃菌棒均匀撒在菜地中,经过翻耕入土、自然发酵,菌棒中的有机质和营养成分转化为蔬菜生长所需养分。
03晾晒加工拓渠道
对质地良好的废弃菌棒进行铲出晾晒,晒干后的菌棒质地疏松,可作为花卉种植等的栽培基质,也可进一步加工用于制作有机肥。
长效管理,巩固治理成果
建立废弃菌棒处置长效机制,通过村规民约明确处置要求;定期组织农技培训,推广菌棒综合利用技术。同时,积极谋划建设区域性菌棒处理中心,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此次废弃菌棒攻坚处理工作,是象湖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完善废弃菌棒资源化利用体系,推动食用菌产业向生态化、循环化方向转型升级,让绿水青山释放更多生态红利!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