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漳平
从步履维艰到一路高歌——漳平市南洋镇水仙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2-05-19 08:50 作者:高营光 陈志强 通讯员:吴强辉 黄小红 责任编辑:陈建铭 来源:闽西日报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开采啰——”清明到初夏,漳平市南洋镇燕子岩一片繁忙景象。

  每年4月的第一个周六,漳平市茶协会都会在燕子岩祭祀茶圣陆羽。祭祀完茶圣,伴随包着头巾的几十名采茶女的阵阵清甜声,采茶季便开启了。5月17日,阳光灿烂,梧溪、北寮等村的茶农们又穿行在茶山施肥、修剪,为夏茶丰收作准备。

  南洋镇是漳平水仙茶核心产区、中国水仙茶之乡,国家级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示范基地,良好生态成为发展水仙茶产业的得天独厚优势。这里的水仙茶曾经一度滞销、价格低迷,如今却是蜚声省内外的知名茶品,去年实现产值5亿元。南洋水仙茶产业缘何能突破发展瓶颈而破茧成蝶,从步履维艰到一路高歌,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就其中的奥秘,记者进行了探访。

  传统无序 水仙茶产业曾经步履维艰

  漳平水仙茶有着悠久种植历史,茶叶种植是南洋镇传统农业产业,过去家家户户延续着零星、粗放型的种植模式,茶叶制作、销售各自为政,产业没有规模,更别提产业效应了。

  20多年前,记者曾经来到南洋采访。黄土地、白溪水、靠种养、无工业、经济落后……这是当时南洋的写照,其唯一资源就是一片绿水青山,种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

  然而受种植、制作方面限制,水仙茶卖不上好价钱,一方面,茶叶种植仍停留在原有粗放管理模式上,生态种植内涵少、科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施肥少,甚至不施肥,造成茶叶叶片小而薄;茶园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落后,遇到秋季缺水干旱,茶叶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加工制作过程晒青不足,摇青偏轻,茶叶滋味淡薄、不耐泡。此外,加上茶农追求短期利益,经常从外地购进“冒牌茶叶”,以外地茶叶充当当地水仙茶,一个时期水仙茶给人留下口感差、品质不好的印象。

  种植的粗放、管理的缺陷,加上无序的竞争,致使水仙茶价格一直低迷,最低时每斤仅卖到1.5-2元。许多茶农无利可图,失去种茶信心,纷纷缩减种植面积,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最少时全镇种植面积仅5000多亩,年产干茶仅20万公斤,年产值仅80万元。

  绿色生金 小小叶片成就大产业

  20多年后的今天,记者再次走进南洋。河流纵横、清澈碧绿,山峦叠翠、白鹭翩跹……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漳平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深入思考,走出了一条以水仙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

  过去的传统经营、无序竞争,导致水仙茶产业发展步履维艰,这些阵痛至今仍让南洋人记忆犹新,为此,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再也不能走过去短视发展的老路。

  春雨催新芽。南洋的四五月,家家户户门前铺着一张张“绿地毯”,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线,茶农们正在赶季节采摘新茶、晒青。

  沿着茶山环山路拾级而上,层层茶山整齐有序、起伏绵延,茶树青翠,嫩芽吐绿。“现在茶山全部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法,施用有机肥,茶叶基本没有农药残留,品质大大提高。”正在指导采摘的茶农张兴裕有50多亩茶山,如今,他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说到今非昔比的茶叶发展变化,他深有感触。

  茶品好坏,种植是关键。为了扶持茶农发展生产,漳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行动计划及相关扶持政策,对改造茶园基础设施、改进制作工艺等给予扶持;对茶厂改造按不同标准给予每平方米20-30元补助,持续推进茶叶标准化厂房建设、清洁化厂房改造。截至目前,已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8个村的标准化茶厂建设,31家茶叶加工厂开展了生产环境清洁化改造,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而在茶园滴灌设施建设上,实施节水灌溉项目,覆盖茶园6000亩,茶山道路硬化135公里,每公里补助20-30万元;实施完成水仙茶一条街“白改黑”、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项目。去年又投入100多万元,实施茶园绿色生物防控技术,安装杀虫灯,采用益虫防治病虫害技术,喷洒生物农药制剂;在南洋街道专设水仙茶庄稼医院,对全镇茶山实行统防统治管理,对各村各片茶山实名建档,对统一管理的茶农在选样送样参评上给予优先,加大茶叶抽样检测力度,对抽样不合格的茶农进行重罚,出台措施倒逼茶农自觉遵守种茶、制茶规程,营造食品安全浓厚氛围。

  除把好源头种植关外,他们改进提升茶叶制作水平。“一片茶叶从采摘到品尝至少需八个步骤。”在北寮村,正在制茶的张兴裕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茶叶制作各个环节。16岁就师从名师、有着55年制茶经验的张兴裕有着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制茶技艺,温度控制在多少摄氏度、湿度控制在多少,每个环节的把控,他都有一套自己的经验。

  敢创敢试,敢为人先,南洋人续写着水仙茶的精彩故事。经过漳平市历届党委政府努力,南洋镇获批2021年度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商贸特色镇(农贸型)、龙岩市科技特派员漳平水仙茶工作示范站。2021年,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张兴裕等11名南洋籍制茶人入选福建省级、龙岩市级非遗传承人。

  漳平水仙茶名声打响了,去年南洋镇实现茶产业产值5亿元、农业生产总值达4.35亿元,促进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6亿元。

  “绿色是南洋最鲜明的底色,南洋水仙茶产业的今天是无数茶农从坚守茶叶品质那份执着开始的,他们的执着坚守开辟了南洋水仙茶产业发展的广阔天地。”南洋镇党委书记吕子钦谈到水仙茶产业的前景时充满信心。

  小小叶片已在南洋成就了一个大产业!

  茶香引蝶 生态之乡描绘新蓝图

  “九鹏溪风景区堪称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这个“五一”假期,来自厦门的郑先生带着家人到九鹏溪游玩,他们沉醉于这片绮丽风光中。

  九鹏溪风景区仅仅是生态之乡描绘乡村振兴蓝图的一个缩影。如今,在南洋,以国家级湿地公园为核心的水乡茶汇景区正在建设水仙茶展示区、茶叶文化交流区,已建成6.1公里柏油沥青旅游公路和路标路牌等公共设施,设计完成植物标本馆;南洋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级专家组验收和授牌,成为漳平对外宣传新名片;“一溪两岸”景观带打造初具雏形……一批集旅游、民宿、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休闲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业等相关产业正在南洋蓬勃兴起、发展壮大。

  “公园就建在我们家门口,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家园很幸福。”在梧溪新村,村民邓志潮的笑容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走进梧溪新村,一幢幢居民楼鳞次栉比,道路干净整洁,梧溪公园标志、道路标志线清晰醒目,垃圾分类与城市一模一样,让人以为这是在城市……

  梧溪仅1400多人,去年村集体收入30多万元。谈到今后发展时,村支书邓长安说:“梧溪已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国家森林乡村,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提升茶产业生产水平,统一品牌和销售。”

  除做好旅游、生态农业、新农村建设外,南洋镇又规划一批新的产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的山海妙境森林康养项目进入勘探阶段,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国家有关部委评审和立项。截至去年底,该镇累计争取上级资金1.237亿元,实施民生项目114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7个,百万元以上项目18个。

  茶香蝶自来,振兴绘蓝图。“何必漂流过海,眼前即是南洋”,曾经无数人向往淘金的“南洋”,如今在九鹏溪上的生态明珠——南洋镇成为现实,一路高歌的水仙茶产业就像强劲引擎,带领水仙茶之乡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附件下载
分享
收藏 取消收藏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