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LY07100-3000-2025-00006
  • 备注/文号:漳政函〔2025〕41号
  • 发布机构:漳平市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8-07
  • 内容概述: 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省级督导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报告的函
漳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省级督导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报告的函
来源:漳平市人民政府 时间:2025-08-07 16:12

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

  2025年5月7日至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组织评估组对我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建议。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关于反馈龙岩漳平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省级督导评估意见的通知》(闽政教督办〔2025〕25号),我市认真梳理存在问题和整改要求,严格对照标准查漏补缺,确保整改工作全面有效落实。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整改

  我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整改工作。一是提高站位抓整改。针对省评估组反馈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周汇报”工作制,确保整改工作落实落细。二是靶向发力补短板。聚焦经费投入、教师待遇、安全防控、保教质量优化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提升行动,推动薄弱指标达标提质。三是协同联动促落实。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通过召开专题推进会等形式,压紧压实教育部门主管责任和相关部门协同责任,形成整改工作合力。市教育局定期组织各中心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召开整改工作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确保各项整改任务按时高质量完成。

  二、压实责任,立行立改

  (一)教育经费保障方面

  存在问题1:2024年公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应拨付的273.78万元延迟至2025年4月到账;2025年上半年应拨付的182.52万元,目前仅到位45.63万元,占比25%。

  整改情况:已整改。2025年未到位的公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136.89万元,已于2025年7月4日下拨资金到各幼儿园;同时统筹谋划2025年秋季学期的市级配套生均公用经费与普惠性民办园政府购买服务奖补资金。今后我市将严格按照福建省关于提高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的要求,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优先保障,确保公民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及时拨付,落实到位。

  (二)教师待遇保障方面

  存在问题2: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保育员的工资占保教费支出比例较大的现象。

  整改情况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一是优化编制管理,根据幼儿园实际规模和班额,动态调整各幼儿园的编制数量,采取从具有学前教育教师资格的超编小学中遴选部分教师充实到幼儿园,减少公办幼儿园非在编教师数量。二是拓宽办学经费渠道,多元筹资渠道,鼓励社会捐赠、企业合作或基金会捐资助学,充实学前教育办学经费短板。

  存在问题3:未制定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的相关政策措施。

  整改情况:已整改。2025年6月6日印发《漳平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待遇保障的指导意见》(漳教人〔2025〕34号),对民办园教职工配备、待遇保障等作了相关规定:民办幼儿园要按规定配备教职工,并与教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民办幼儿园要参考当地公办幼儿园同类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合理确定教师薪酬标准,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最低年收入不低于上一年度本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得拖欠教职工工资;要加强民办园年审年检工作,加大教育督查力度,规范民办园教职工配备、待遇保障,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三)安全风险防控方面

  存在问题4:部分幼儿园厨房刀具没有执行色标分类,刀具存放不规范;个别幼儿园食品留样储存柜不在视频监控区域内。

  整改情况: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市教育局召开专题整改工作会,要求各幼儿园开展自查,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在刀具手柄上做上醒目色标,区分用途;购置带锁的刀具柜或磁吸式刀架,按色标分区存放,每把刀具固定存放位置并标注用途。同时建立监督与长效管理,由幼儿园开展每日检查,检查刀具色标使用、存放情况,记录在安全检查日志。食品留样储存柜不在视频监控区域内的按要求移动摆放在视频监控区域范围内,紫阳小学附设幼儿班因无法移动食品留样储存柜则采取增设视频监控的方式,将食品留样储存柜摆放在视频监控区域范围内。市教育局将不定期组织人员随机开展检查,并视情通报检查的情况。

  存在问题5:部分幼儿园擦手巾未贴专属标签。

  整改情况: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各幼儿园通过开展自查,将未贴专属标签的毛巾全部按要求贴上标签;建立“日检查、周检查”工作机制,由各幼儿园指定保育员每日检查毛巾标签完好度,再由班主任抽查,各幼儿园行政人员每周随机抽查班级执行情况,确保工作长效落地。

  存在问题6:个别幼儿园与村委会共用一个大门,存在门禁管理不规范。

  整改情况:已整改。经核查,我市幼儿园与村委会共用一个大门的有毓秀幼儿园、官坑小学附设幼儿班等2所幼儿园;2所幼儿园已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暑期进行整改,毓秀幼儿园采用铁翼隔开,官坑小学附设幼儿班采用铁网隔开。

  (四)民办幼儿园帮扶方面

  存在问题7:部分民办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游戏活动科学性、有效性欠缺,存在形式化倾向。

  整改情况: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一是逐步建立完善民办幼儿园帮扶长效机制和动态监测与调整机制,调整省、龙岩市示范性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结对帮扶,并根据民办幼儿园实际需求与存在的问题修订细化帮扶工作方案。二是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在示范性幼儿园帮扶指导下设计系统化、生活化的课程框架,避免“碎片化”教学,强化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研讨课程建设及游戏活动中的问题,2025年6月6日,组织民办幼儿园到实验幼儿园参与课程游戏化相关培训活动,提升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三是市教育局加强专项督导,将课程建设与游戏活动质量纳入保教质量考评体系进行考评,确保民办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游戏活动科学性、有效性。

  存在问题8:民办幼儿园帮扶过程缺乏动态跟踪与量化成效评估机制,未形成“责任-落实-反馈”闭环,政策落地浮于表面。

  整改情况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一是建立全过程动态监测体系,实时记录帮扶措施、师资培训等关键数据,确保帮扶过程全程可追溯。二是健全“责任—落实—反馈”闭环管理机制,通过签订帮扶协议、选拔名园长、骨干教师兼任民办幼儿园顾问等方式,建立定期汇报、问题会商和督导检查制度,对帮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判、快速响应,确保帮扶措施精准有效。三是实施针对性的帮扶策略,侧重提升师资队伍和课程质量。激发民办园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最终形成可量化、可追溯、可持续的帮扶工作闭环体系,切实提升民办幼儿园的整体发展水平。

  存在问题9:民办幼儿园帮扶措施多为短期干预、碎片化模式,对保教质量提升的持续性影响评估不足。

  改情况:立行立改并长期坚持。一是建立“公办园+民办园”长期结对帮扶模式,签订3年帮扶协议,明确年度目标和考核标准,并将帮扶成效纳入公办园年度考评内容,避免帮扶流于形式。二是构建多元协同的支持体系。一方面组建由教研员、优秀园长和骨干教师构成的帮扶团队,定期深入民办幼儿园开展“诊断—指导—改进—回访”闭环式教研支持,重点帮助其提升课程实施、游戏活动和观察评价等关键能力。另一方面将民办幼儿园教师纳入全市教师培训体系,为其提供与公办园教师同等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专业发展机会,并通过“名师工作室”培养民办园骨干教师,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三是完善动态监测与评估反馈机制。教育部门每年对受帮扶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进行跟踪评估,重点关注师幼互动、课程实施、幼儿发展等核心指标,对于无明显改进的幼儿园,启动专项督导,分析帮扶措施失效原因并调整策略。同时,定期总结帮扶经验,提炼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有效做法,促进帮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三、下一步工作推进思路

  我市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根据《福建省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细则》,明确下一步创建工作的工作重点,补齐弱项,抓紧抓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充分调动各乡镇(街道)对办好学前教育的积极性,加大对属地幼儿园的保障力度,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二是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盘活编制总量,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督促完善工资保障机制,引导民办幼儿园依法配齐保教人员,将教职工依法全员纳入社保体系,进一步保障工资待遇。三是进一步完善办园的体制机制,提升保育教育质量,切实惠及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力争如期实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创建目标。

 

 漳平市人民政府 

  2025年8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