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LY07207-0400-2025-00006
- 备注/文号:漳市监管综〔2025〕16号漳市监管综〔2025〕16号
- 发布机构:漳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25
- 内容概述: 漳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5年漳平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精神,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根据《龙岩市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2025年龙岩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岩市监〔2025〕43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5年漳平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推进实施,传播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高标准推进漳平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25年4月20日至26日。
三、活动主题
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四、活动内容
1.开展入园进企“送政策、送服务”活动。深入工业园区、产业园等企业集中园区,为园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实现未转化有效专利盘点全覆盖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利奖等知识产权惠企政策,为企业解决知识产权方面难题,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意识,激活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动能。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知识产权服务。
2.开展广州龙岩知识产权协作。通过“广州研发·龙岩制造”“老区地标·港区平台”合作模式,深化广龙知识产权协作。联合举办知识产权合作培训会,摸排辖区企业需求。组织一批我市地理标志产品入驻国际地理标志产品服务基地,联合开展地理标志名品展销会,共同打造品牌,带动地理标志产业发展。
3.运用短视频开展宣传。联合检察院拍摄知识产权普法宣传视频,以“新媒体赋能产权宣传”为主线,通过短视频可视化、场景化、互动化传播优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知识产权宣教体系,提高公众识假辨假的能力,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共识。
4.开展集中宣传活动。4月25日,与法院、公安、司法、新闻广电、金融机构等部门在政府门前广场联合开展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广泛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
5.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利用全市各乡镇(街道)、社区服务站、相关行业企业的公共服务宣传平台,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宣传标语的滚动播放,形成市、乡镇(街道)、社区(村)一体化宣传矩阵,提高知识产权的知晓率和宣传覆盖率。
五、宣传重点
(一)宣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宣传落实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及人工智能工作的重要指示论述精神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展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的新进展、新成效、新变化、新气象。
(二)宣传全面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工作成果。聚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各地围绕“更好激励高水平科技创新、更好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服务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落实“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全会重大部署的工作成果和进展。
(三)宣传知识产权工作在推动闽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发展,宣传“十四五”以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五大关系”“两个转变”和“两个最”的重要论述。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推进我市高端(智能)装备领域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品质服务的工作成果,生动展示知识产权激励创新,为漳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的重要作用。
(四)宣传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相互支撑作用。重点宣传各地立足主责主业,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的双重作用,以核心专利、知名品牌、精品版权、优良植物新品种、优质地理标志、高水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高价值知识产权助力人工智能发展的创新探索和生动实践。宣传人工智能对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促进作用。
六、有关要求
1.加强活动组织。各市场监管所要充分认识开展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横向、纵向沟通协调,形成宣传合力。创新活动形式,扩大宣传声势,营造浓厚的知识产权宣传氛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注重宣传实效。面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创新主体、政府人员、青少年及社会公众等不同群体,积极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等渠道,通过宣讲、咨询、展览等形式,广泛组织宣传教育活动,要加强沟通联系,组织开展好宣传活动,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不断提高活动影响力度、覆盖广度、参与深度。
3.严格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勤俭节约开展宣传。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宣传阵地建设,做好宣传内容审核,杜绝利用宣传周谋利等行为,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宣传实效,形成全市集中开展宣传周活动的态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