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LY07120-0500-2025-00051
- 备注/文号:漳农〔2025〕63号
- 发布机构:漳平市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22
- 内容概述: 漳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漳平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4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办理结果:A
胡发鹤委员:
您提出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市种植食用菌从八十年代开始,品种主要是香菇、毛木耳等,种植模式以地栽(香菇)、架式(毛木耳)为主,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市一大传统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全产业链,建立了从原材料供应、技术支持、冷链贮藏、销售等全流程生产管理环节。
1.强组织。我市已于2003年成立漳平市新桥食用菌协会,通过协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讲学,举办讲座,普及食用菌科学技术知识,推广科技成果。
2.壮龙头。全市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125家。从2021年开始,每年新培育的食用菌类家庭农场1-2家,专业合作社1-2家,对已注册的经营主体给予重点指导和规范提升并逐步推荐评审漳平市级及以上示范经营主体,积极组织培育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龙头企业。
3.延链条。给予食用菌产业升级技术方面指导,与三明食用菌研究所对接、福建农林大学(古田)食用菌研究所合作,结合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需求,促进食用菌产品提质增效。
4.树品牌。2022年“漳平香菇”,2023年“漳平毛木耳”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加大宣传,不断提高和扩大我市食用菌品牌市场影响力。
下一步,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镇为载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聚焦食用菌农业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培育,多要素聚焦,建设一个由多主体参与、多姿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的农业产业强镇、加快构建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紧密利益联结的产业集群,打造主业强、百业兴、宜居宜业的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领导署名:邓长海
联系电话:15080250077
联 系 人:刘晟
漳平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