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LY07102-0200-2011-00001
  • 备注/文号:2011年1月10日漳平市第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
  • 发布机构:发改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11-04-01
  • 内容概述: 漳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漳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11-04-01 00:00

 

第一部分 加快转型,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认真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深化生态工贸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编制和实施《漳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我市抢抓机遇,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更好地融入海西发展大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坚持“拼命抓项目、狠心造环境”和“闽西当前锋、漳平争上游”工作主题,不断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力推进生态工贸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十二五”的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2010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1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15%,增速高于规划目标3个百分点,比“十五”快6.2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时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1万元,“十一五”年均递增14.5%,比“十五”快5.7个百分点,保持龙岩市上游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208.6亿元,是“十五”的5.3倍。财政总收入完成7.12亿元,比2005年增加3.93亿元,年均递增17.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1亿元,年均递增21.8%,实现比2005年翻一番的规划预期目标。外贸出口总值1.52亿美元,年均递增73.7%。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2.1亿美元,是“十五”的8.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51亿元,年均递增17.4%。
经济结构步入加速转型阶段。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3:29.9:47.1调整为2010年的13.8:42:44.2,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9.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2.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5.3%提高到31.7%,工业化水平步入初期向中期转化阶段。工业内部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制造业、非资源型工业比重以及民营工业比重持续提高。此外,投资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40%以上;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和农民的非经营性收入比重逐年提高;财税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财税新增点不断增多。
特色农业初显规模。2010年农业总产值实现22.4亿元,年均递增4.6%;茶叶面积发展到8.2万亩,花卉面积达到1.35万亩,分别比2005年增加5.1万亩、4130亩。龙头企业品牌主体作用更突出,共有1家企业取得有机食品标志、4家茶叶企业取得绿色食品标志、14家茶叶企业取得QS认证,漳平水仙茶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被中国茶叶学会评为“中国名茶之乡”,“大陆阿里山”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木、竹、花、茶等特色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得到大幅提升,龙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8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企业金奖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08家;国家级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暨永福镇新农村建设综合推进实验区建设成效凸显,和平镇东坑村等1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扎实推进。
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工业总产值实现96.2亿元,年均递增2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9家,比2005年增加115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86.18亿元,年均递增30%。“3+6”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电力、林产、建材、轻纺、农产品加工等5个产业规模工业产值超10亿元,建材、机械产业产值分别是2005年的29.2倍和17.9倍。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15家,培育形成了红狮、木村、正盛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氟钛酸钾、白炭黑产能分别位居全国同类产品第一位和第三位。企业技术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建立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个,建立8家龙岩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9个省级名牌产品、8个省著名商标,16个龙岩市知名商标。发展平台集聚效应显现,漳平工业园区不断拓展延伸,工贸新区建设强势推进,初步形成富山轻纺和竹木加工小区、东坑口化工小区、和安机械小区、罗安食品小区、西园工贸新区等分布格局。
城乡基础设施明显完善交通“瓶颈”制约状况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23.3亿元,是“十五”的3.9倍,完成省道晋级建设49.83公里、县道晋级建设105公里、乡村道路水泥硬化970公里,“双永”高速公路建设完成36.6公里路基,“永漳”高速公路、“南三龙”高速铁路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面。电网建设得到加强,220KV登榜变电站、110KV大深变电站及其配套电网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完成火车站新站房及站前广场改造、八一东路、东山公园、东门步行桥等项目建设,闽西南商贸城、汽车客运中心、星级宾馆完成主体工程,五年共实施城市建设与管理项目60个,投入18.25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从5.6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不断完善,物流配送点、货物运输中心逐步形成,新华都、米兰春天等连锁超市网点增加,凯源、万成等房地产项目有序推进,实施城区“绿亮美”工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3,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5%。
民生保障得到加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27元,年均递增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3元,年均递增12%。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立了城乡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保动态调整机制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全社会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进多层次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增加住房有效供应。全面免征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2006年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顺利通过省“双高普九”的评估验收。文化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王景弘纪念馆、漳平市历史博物馆等相继开馆,建成体育中心体育馆、网球场和乡镇文化站,全民健身计划有效实施。卫生工作扎实有效,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完成妇幼保健院与中医院资源整合,建成市第二医院并投入使用,疾病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市环境质量保持总体良好,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九龙江漳平段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在龙岩市下达总量控制指标内,节能减排与生态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九龙江流域和新安溪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先后被评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
表一:漳平市“十一五”时期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一览表

指标名称
单位
“十一五”     规划目标
“十一五”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2010年预期数
年均 递增%
2010年预计数
占规划%
年均 递增%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76
12
101
132.9
15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13.3
6
13.9
104.5
4.2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31.5
19
42.5
134.9
19.9
        工业增加值
亿元
26.8
19.7
32
124.3
20.1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31.2
9
44.6
142.9
14.5
三次产业结构
%
17.5:41.5:41
13.8:42:44.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2.72
11
3.71
136.4
14.5
工业总产值
亿元
91
21
96.2
105.7
26.6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80
24.8
86.18
107.7
30
农业总产值
亿元
21.7
6.5
22.4
103.2
5.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累计95
67.62
累计208.6
财政总收入
亿元
6
13.5
7.12
118.7
17.4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3
13.8
4.21
140.3
21.8
实际利用外资
万美元
累计8000
5500
累计20992
出口总值
万美元
2600
22
15200
584.6
73.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3
11.6
29.51
128.3
17.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660
7
14673
125.8
12
农民人均纯收入
5880
7
7027
118.3
10.9

二、“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与条件
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的基础条件,“十二五”发展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宏观环境方面,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为我市进一步扩大开放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国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需拉动潜力巨大,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中央支持海西建设、支持苏区建设、支持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以及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为我市保持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和增长空间。
我市基础方面,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龙岩市努力构建生态型经济枢纽加快推进,作为闽南沿海的“后大门”、“后续基地”和“后花园”,我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有利于进一步对接台湾、对接闽南沿海,拓展发展空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漳平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全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发展后劲逐步增强,发展思路举措不断完善,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发展、支持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这些都为我市今后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面临的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因素仍然存在,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率降低,国际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和波动呈现长期化趋势,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国内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扩大内需竞争更趋激烈,对我市扩大开放,实现加快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与沿海及周边发达县(区)相比,保持经济较快发展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瓶颈和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制约日益趋紧,环境污染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平衡,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第二部分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构想
 
“十二五”期间,我市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发展方式转变,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工贸城市,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到福建和龙岩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坚持“先行先试、加快转变、民生优先、党建科学”,持续“解放思想争上游、狠抓项目促跨越”工作主题,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跨越发展、转变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着力推进产业与园区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民生保障和改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漳平建设成为产业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友好、生态更加文明、群众更加富裕的海峡西岸生态工贸城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突出推进跨越发展。紧紧抓住中央支持海西、老区、苏区建设机遇,树立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意识,用足用活各级先行先试政策,着力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在“比学赶超”中争先进位,推动漳平跨越发展。
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产业聚集集中,努力发展新兴产业,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突出统筹协调发展。妥善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各环节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互动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突出技术进步与创新。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兴市战略,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上来,加速适用先进技术及应用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突出保障改善民生。顺应全市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惠民、安民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显著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打造闽南金三角“后花园”。
三、战略定位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快发展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国家、省和龙岩市产业振兴与调整规划发展的大格局,发挥政策、区位、产业、资源、生态、对台等优势,承接闽南,承接台湾,融入海西,对接“两翼”,构建闽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积极对接台湾先进产业转移,建设海西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重要能源基地、建材生产基地、钢铁产业基地,把漳平建设成为闽东南沿海连接闽赣内陆腹地的重要物流中转场、陆地港,打造成闽西南乃至全省重要绿色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力推进海峡西岸生态工贸城市建设,推动漳平跨越发展。
四、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龙岩上游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十二五”年均递增13.5%,实现翻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29万元,年均递增13%。财政总收入1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9亿元,年均递增分别为15%、13.5%。工业总产值275亿元,年均递增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年均递增22.5%。农业总产值27.3亿元,年均递增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600亿元。外贸出口总值达到4.6亿美元,年均递增25%。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4.2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亿元,年均递增16%。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7:50:41.3,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0%。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提高;城镇化水平达到54%。
——人民生活实现新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3万元,年均递增10%。年末总人口3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人均预期寿命75.5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左右。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6%左右。
——民生改善取得新突破2015年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发展目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以上。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以上。社会保障覆盖面明显扩大,到2015年,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万人。
——生态文明取得新进展。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单位GDP综合能耗控制在龙岩市下达的基数内。森林覆盖率达到77.6%,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继续抓好九龙江流域(漳平段)保护工作,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龙岩市下达的基数内;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表二:漳平市“十二五”时期主要预期目标一览表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预期数
年递增%
指标属性
经济 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10
13.5
预期性
 第一产业增加值
亿元
18.2
3.5
预期性
 第二产业增加值
亿元
105
17.5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
亿元
84.5
18.5
预期性
 第三产业增加值
亿元
86.8
12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7.29
13
预期性
工业总产值
亿元
275
21
导向性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260
22.5
导向性
农业总产值
亿元
27.3
4
导向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五年累计600亿元
导向性
财政总收入
亿元
14.3
15
预期性
 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7.9
13.5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口径)
万美元
五年累计4.2亿美元
导向性
出口总值
万美元
46000
25
导向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62
16
预期性
结构调整
三次产业结构
%
8.7:50:41.3
预期性
城镇化率
%
54
 
预期性
人民生活
总人口
万人
30
 
约束性
恩格尔系数
%
36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7.6
 
约束性
人均预期寿命
75.5
 
预期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4%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2.36
10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
万元
1.13
10
预期性
公共服务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
9年以上
 
预期性
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
万人
1.6
 
预期性
五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
万人
2.5
 
预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98
 
约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2
 
预期性
资源环境
耕地保有量
万亩
23.07
 
约束性
单位GDP综合能耗
 
龙岩市下达目标以内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
77.6
 
预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龙岩市下达目标以内
预期性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
 
预期性
城市污水处理率
%
80
 
预期性

五、空间布局
结合福建省主体功能区布局和“十大增长区域”布局,坚持优化生产力布局与建立主体功能区布局有机衔接,按照北部为生态农业、旅游功能区,中部为工贸产业区和城市居住区,南部为海峡西岸交流合作区的布局,规范空间发展秩序,形成更加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构建“一个核心区、十字型走廊、对接两翼”的产业发展布局,“一个核心区”,即建设以漳平万亩工贸新区(含台商投资区)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十字型走廊”,即沿着“双永”高速公路、“永漳”高速公路延伸拓展的工业走廊;“对接两翼”,即依托规划和建设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主动对接闽南金三角和龙岩产业集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向两翼拓展,融入以闽西南中心城市厦门为核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龙岩为核心的半小时经济圈,创建更为优越的产业和基础设施条件,更好地参与闽西南的产业分工合作。
 
第三部分 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立足区位优势,积极承接闽南、台湾产业转移,进一步提升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逐步提高我市产业在龙岩、全省产业分工中的拓展、竞争能力。
一、产业发展重点突破方向
(一)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力争在新的产业构成上取得突破。积极跟进国家支持原中央苏区县政策,与国家、省、龙岩市产业发展规划对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重点突破清洁能源等新能源领域和节能环保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二)对接台湾,力争在新型制造业发展上取得突破。以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与台商投资区的建设为平台,发挥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列入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的优势,重点以发展台湾新型制造业、机械电子产业为主,同时配套发展物联网、光伏产业等,努力建设承接台湾先进产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域。
(三)对接闽南,力争在传统产业提升上取得突破。重点突破轻纺、机械制造等产业,积极打造闽东南石化产业延伸基地,努力把漳平打造成对接闽南沿海的桥头堡
(四)对接海西交通网,力争在第三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打造闽东南沿海连接闽赣内陆腹地的重要物流区、陆地港。大力发展旅游业,发挥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大陆阿里山”等生态优势,打造闽西乃至全省重要绿色生态旅游城市,融入“海峡旅游”大格局。大力发展文化、商贸等产业
二、着力打造经济新增长区域
(一)突出核心区建设
全力抓好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创建工作,力争漳平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开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对台交流合作、产业对接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全力推进漳平工贸新城及西园中心镇建设,使之成为龙岩市产业集中区的重要增长极。强化各类工业区块的功能整合,明确各区块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一园五区”的格局,“一园”即漳平工业园区,“五区”漳平工贸新区(台商投资区)、和安机械小区、富山轻工小区、内坑工业集中小区、罗安农产品加工小区,其中工贸新区分西园新区、登榜工贸区、遂林产业集中区、城北新区四个区域。按照产业集聚模式,明确各片区主导产业,积极引导上游企业和龙头企业向园区集聚,增强园区内产业的关联度,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园区的集聚功能;创新“招商、建设、投产”三大环节管理体制,制定完善“飞地工业”政策,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强劲板块。通过五年努力,漳平工业园区产值突破百亿,力争亿元企业达到30家以上,其中10亿元企业达5家。力争全市有一个百亿产业、一个百亿企业。
(二)打造经济增长极
实施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扩园计划。抓住创业园列入国家级海峡西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的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改善漳平永福至龙岩中心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创业园建设规模,不断推动农业合作向纵深发展,积极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转移,促进园区台商投资结构由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加快大陆阿里山品牌运作,着力将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海西发展大局中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台资企业转移聚集区、两岸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把创业园打造成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重要平台。
加快乡镇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抓住交通基础设施逐步改变契机,着眼长远发展,合理规划永福、新桥、双洋、溪南等乡镇特色产业集中区,永福镇着力建成环境优美的高山花园中心镇,加快推进“一园一区”,发挥园区核心位置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乡镇及产业的发展,建设成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新桥镇要围绕今后交通条件的改善,主动接受辐射,深入挖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商贸运输业,抓好工业集中区规划与建设,建设成为工贸型画乡中心镇。双洋镇要传承历史文化名镇的深厚底蕴,着力在产业规划、名镇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建设成为生态旅游型历史文化名镇。溪南镇要依托“双永”高速公路互通口的特殊位置和优势,从以农为主逐步转变为以工为主,加快上坂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逐步发展成为我市对接闽南的桥头堡。
三、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重点培育“433”产业,即轻纺、矿冶、建材、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能源、化工、农林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绿色生态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三大重点发展产业。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家,引导正盛化工、木村林产、天守超纤科技、颖川鞋服、台湾农民创业园龙头茶企等企业上市,实现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加快建设“四大基地”。初步形成以天守超纤科技等项目为龙头的轻纺产业基地,以红狮水泥等项目为龙头的建材产业基地,以200万吨钢铁铸造等项目为龙头的钢铁产业基地,以正盛化工等项目为龙头的化工产业基地。
(一)突出“四大主导产业”地位
轻纺产业——以天守超纤、新纶纺织、金泰纺织、国联玩具工业园、千百汇等项目为依托,延伸上下两头产业链,形成以纺织、玩具(工艺品)两个集群为主的轻纺产业。加大对纺织新材料的技术引进、研发及推广,开发应用竹天然纤维、结合化纤等合成和天然纤维,引进多功能复合纤维等差别化纤维工艺技术和技术设备,发展网布、无纺布等鞋材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发展各类中高档玩具、工艺品,加强与国内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增强轻纺行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到2015年,轻纺产业实现工业产值40亿元。
矿冶产业——统筹开发矿产资源,走科技兴矿和开采与精深加工并重、集约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延伸矿产品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档次和附加值。加快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重点抓好吾祠北坑场钼矿、象湖半华大垵山铁矿和大深边延矿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建成投产;抓好矿产资源的整合,重点抓好大深铁矿和大深石灰石矿的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本市大量的尾矿资源,鼓励发展尾矿回收、精选、加工、利用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抓好大深、吾祠多金属矿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全力推进200万吨优质钢棒材(钢铁产业园)项目建设,配套发展连铸及机械加工业。到2015年,力争矿冶产业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以上。
建材产业——鼓励企业做强做大,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和优化资源配置,支持鼓励发展日产4500吨以上规模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力发展水泥制品,延伸产业链。重点推进红狮水泥三期、象湖水泥等项目,力争2015年水泥总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成为海西重要建材生产基地。鼓励支持发展节能环保墙体等新型建筑材料。力争到2015年,建材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
机械电子产业——以钢铁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与钢铁产业相配套的机械产业,依托现有的机械产业基础和台湾、闽南沿海、龙岩市的机械产业技术,引进汽车、农用车、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和配套零配件生产项目及汽车节能、环保技术的研发项目。发挥漳平临海优势和对台优势,发展化工机械、制茶机械、纺织机械和通用零部件,努力建设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转移的先行先试区域。依托西园工贸新区,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电子产业转移,鼓励和引导企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到2015年,机械电子产业争取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
(二)持续“三大优势产业”发展
能源产业——加快漳平电厂2×300MW改扩建工程建设,在“十二五”初期建成投产发电;以发展新能源为导向,加快推进生物质能发电厂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燃气电厂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100万千瓦。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整合改造力度,抓好双洋赤洋埔、赤水大白洋、漳平吾祠凤山煤矿预查和详查等工作;加快推进年产30万吨双洋盖竹溪—翁头岭煤矿、拱桥箭竹坪煤矿、年产15万吨福煤吾祠矿、年产6万吨吾祠联办矿等项目建设,争取在2013年前建成投产;加快拱桥中界石笋坑煤矿、新桥建新煤矿、双洋镇煤矿、灵地横坑煤矿等现有煤矿资源整合、技术改造,扎实推进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规范煤炭经营管理。力争到2015年全市煤炭产能达到160万吨以上,能源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
农林产品加工产业——木竹加工业方面,大力引进项目、技术、资金,调整产品结构,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依托木村等竹木龙头企业,深度利用木竹资源,发展高档家具、户外活动板屋以及竹木工艺品、竹木玩具等休闲旅游产品。扶持木村林产有限公司木结构房项目,提高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水平,加快建设木村工业园、竹基红木、竹笋加工等项目。农产品加工产业方面,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方式与农、林生产相结合,大力发展茶叶、竹笋、果蔬等农产品加工业,建设企业化、规模化、连片化无公害原料基地,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力争到2015年,农林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0亿元。
化工产业——扶持壮大正盛化工有限公司,争取早日成为上市企业。加强规划,适时搬迁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化工企业。按照环保型、循环经济型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溪南上坂精细化工工业小区,使之成为承接闽东南沿海石化产业扩延和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做大做精白炭黑、氟化工等系列产品,力争到2015年白炭黑产量达15万吨,争取产能位居全国第二位,延伸产业链。着力推进年产4万吨高分散白炭黑生产线、年产2万吨干法氟化铝、年产1万吨氨基模塑料(含密胺A5粉)等项目。力争到2015年,化工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
(三)努力培育“三大重点发展”产业
现代物流产业——围绕龙岩中心城市陆地港建设,加快我市边界物流港口建设,加快建设以区域配送、仓储和交易、信息化为主要特色的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积极打造特色外包服务业,发展物流服务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等;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逐步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灾害监测、现代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依托沿海城市物联网研发基地,主动联合沿海大型电子技术研发中心,按照“龙头企业+科研工作站+生产基地”的发展模式开展合作对接,充分运用物联网信息网络,打造沿海物联网产业配套区。围绕打造具备保税仓库、物流配送、出口加工、生产资料集中交易、综合服务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物流园区,积极抓好“陆地港”建设。规划实施桂林城市综合体、城北新区城市综合体、西园新区城市综合体、工贸新区购物中心、闽西南(漳平)物流园等项目。
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培育和引进重点文化企业,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着力发展“三乡”文化产业工程,主动融入闽西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区。鼓励和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体育出版事业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体育产业格局。挖掘王景弘品牌和茶乡、花乡、画乡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弘扬“三乡”文化精神,壮大茶叶、花卉、农民画特色产业,完善“三乡”文化街、奇石文化城,深入挖掘新桥农民画、漳平奇石的经济、社会、艺术价值,扶持开发农民画产品,发展奇石产业,实施海峡文化艺术品交易城、海峡茶文化交流中心、客家水仙茶休闲观光旅游线等文化工程,促进“三乡”文化与经济有机融合。
绿色生态旅游产业——发挥漳平绿色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全面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旅游业综合效益,重点推进双洋历史文化名镇、天台国家森林公园、西雾山宗教旅游主题公园等项目的建设,以永福高山农业旅游区创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为契机,打造“大陆阿里山”品牌、生态休闲品牌。大力挖掘旅游景观的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着力发展以“三乡”文化和奇石文化为内容的文化游,以自然山水景观和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游,以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观光游。建设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完善旅游景区道路;鼓励旅游商品开发,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挖掘地方特色美食,增加旅游消费,完善旅游产业链。逐步形成以中部九鹏溪景区及城区旅游服务接待区为中心,以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南部农业观光旅游区为两翼,以南线“农业观光游”、中线“温泉美食游”、北线“生态文化游”的三条精品旅游线的发展格局。到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112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亿元,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把漳平打造成闽西乃至全省重要绿色生态旅游城市,融入“闽西旅游”、“海峡旅游”大格局。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充实消费性服务业,优先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流通、商务服务、房地产、金融保险业,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服务支撑。
(一)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
建成业态先进、形式多样的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农改超、总代理、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应用信息化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改造提升专业市场,提高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建设生产资料加工配送中心、商贸物流配送中心,构筑通畅高效的现代生产性商贸服务体系。发展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餐饮服务,发展围绕便民服务的社区商业,形成便利店、家政、娱乐、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配套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网络,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会展业,加强会展业与旅游、展览设计、信息咨询等行业的结合,办好花卉节、水仙茶节、美食节、九鹏溪文化旅游节等展会和旅游节庆活动。
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努力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档次,完善市场功能。着力抓好城乡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专业市场的建设改造和提升,开展“农改超”试点。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农村“新网工程”建设,建设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网络、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流通网络,构建便利通畅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向乡镇及村级拓展与衍生,建设农家店50家,累计农家店达173家。到2015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以批发市场、专业市场、边贸市场、集贸市场、农家店为依托,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现代水平较高的商品市场体系。
培育大市场、大商场、大企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一是大力培育商贸流通骨干企业,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继续实施龙岩市商贸流通业“三个一百”工程活动,到2015年,确保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餐饮企业总户数达到54家,力争60家以上,建设营业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1家,交易额超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5家。二是加大市场建设培育力度,积极支持市场做大做强,到2015年,力争亿元交易市场2家(其中:10亿元交易市场1家)。
(二)重视发展金融保险业
着力健全、丰富金融组织体系,制定政策、广开渠道引进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资金互助社;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集中资金支持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等业务;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规范化融资渠道,加大企业上市的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培育发展多种类型的担保机构。巩固提高财险、寿险行业,适时开发和推广适销对路的新险种;加快发展农村保险,逐步推进农村养老和健康保险,探索农业巨灾保险模式。
(三)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强化土地供给计划机制,严格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和挂牌交易等土地出让制度;加强房地产工程质量管理,大力发展物业管理服务以及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等服务;培育一批拥有漳平自身品牌的建筑企业、拆迁企业等,扩大漳平建筑市场的规模,提升建筑企业的服务等级。加快建立健全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多样化的住房供应体系,强化房地产开发和供给的规划约束,做好住宅小区绿化、美化和健身场所等社区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成片开发模式构筑社区生活圈。重点抓好西园中心镇房地产项目、老城区的旧城改造项目、城北新区和“一江两岸”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
五、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用工业理念经营现代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有效带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节水农业、品牌农业等各种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突出打造新农村经济发展“三条线”,即:依托县道602线,发展桂林、拱桥城郊现代农业示范线,主要发展高优生态种养殖产业;依托省道308线,打造永福、官田高山农业产业线,发展高山茶、高山反季节蔬菜、花卉等产业;依托省道208线,打造和平、南洋、双洋、赤水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线,发展茶园、烤烟等特色产业。
(一)稳定粮食生产
按照稳定粮食面积、提高单产和优质米率的“一稳定二提高”原则抓好粮食生产,努力保持粮食自给能力不降低,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21万亩,总产稳定在8万吨以上。在确保粮食总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努力提高品质,着力抓好新桥、双洋、溪南等重点粮食基地建设,建立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面积12万亩。通过在单季稻区发展1万亩再生稻生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加大耕地流转力度,推广超高产集成栽培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严格保护耕地,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坚守15377.8公顷(23.07万亩)耕地和12146.7公顷(18.22万亩)基本农田的保护红线,严格控制耕地减少,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
(二)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加快发展茶叶产业。引进先进设备及加工工艺,提高茶叶产品的制优率;加强科技示范推广,扶持民营“茶叶研究所”,加强对茶农无公害栽培等实用技术的培训;制订和完善茶叶栽培、产品加工、贮运、包装质量标准,打造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官田铁冠等三大茶叶品牌,提高茶叶质量。围绕基地、加工、市场、品质等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18381工程”,即建设一个现代化闽西南名茶城、兴办80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开办30家“大陆阿里山”茶叶专卖店、新建8万亩生态茶园、实施一个茶叶有机专用肥重点项目,提升茶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重点推进国家级原生态水仙茶产业基地项目(大用)建设,规划实施台商联合体(含茶叶种植、加工合作社建设)、标准化茶园开发(开发茶园8万亩、标准化加工厂50个)、茶叶文化广场等项目。同时,鼓励和支持发展油茶,建立油茶基地,逐步壮大油茶产业。至2015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16万亩,产量达2万吨。
大力发展花卉业。加大“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杜鹃花之乡”品牌宣传,以永福和城区花木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向其他乡镇辐射延伸;采用温室栽培、无土栽培等技术,推广移动式喷灌、日光大棚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实施杜鹃花系列标准;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发展名优花卉,从品种、人才、技术、设施四个方面入手,巩固和提高现有的花卉品种,建立示范推广体系、良种良苗供应体系、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加快花卉品种的升级换代。到2015年,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1.8万亩。
积极发展木竹业。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改提升工程建设。重点建设以马尾松、杉木和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为主的速生林基地,以樟树、红豆杉、闽楠、红豆树为主的珍贵用材林基地,以毛竹、中小径竹为主的丰产竹林基地,以水果为主的名优特经济林基地。到2015年,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达1400万立方米,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50万亩,其中丰产毛竹林基地面积8万亩,中小径竹基地2.35万亩;名特优经济林基地面积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7.6%
着力发展蔬菜业。着力建立和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发展“精细菜”、“错季菜”,推进种植区域化,附城区域重点发展早春蔬菜,永福、吾祠、赤水等乡镇重点发展高海拔夏季蔬菜、反季节蔬菜。十二五期间,蔬菜无公害认证面积发展到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总产量达到25万吨。
稳步发展烤烟产业。稳定赤水、双洋烟叶面积,扩大新桥、灵地、南洋、拱桥、溪南、象湖等乡镇烟叶面积,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建立基本烟田4.5万亩。
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发展绿色生态畜牧业,着力转变养殖方式,至2015年,无公害商品猪占有率达60%以上;积极争取国家级地方品种戴云山羊保种基地项目落户漳平。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在境内九龙江流域干支流每年放养绒蟹苗1200万只;鼓励和引导养殖户发展高优水产养殖,鼓励发展休闲观光渔业,至2015年,高优水产养殖示范池塘达到1000亩以上。
(三)努力发展精致农业
着力引进适宜我市生产的优质良种、先进技术设备,实现我市传统农业与现代精致农业高位嫁接。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规范认证管理体系,逐步实行农产品“实名制”销售,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永福花卉合作社、永福闽台高山茶专业合作社、双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平东坑蔬菜专业合作社、北寮茶叶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水平,扩大合作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科技+市场”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有计划地建设茶叶、笋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区,支持建立集冷藏保鲜、加工、包装、物流于一体的骨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扶持越丰、龙泰安等龙头企业的发展。
(四)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以乡村休闲生态旅游、野外保健旅游、名镇民俗旅游、休闲农业、乡村度假等为主,鼓励发展生态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构建与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互补的休闲农业模式,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开发建设观光茶园、观光果园、观光花园等休闲农场和农业观光园,吸引游客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乡居生活。
(五)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实施农业标准化,发展品牌农业,抓好有机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创建工作,争取创建福建名牌农产品5个以上;把发展循环农业与生态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循环农业发展载体建设;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推广减量化、精准化的施肥用药技术,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建立农村生态环境安全评价、预警、监测和保障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多层次建设循环农业经济。
(六)健全现代农业配套体系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完善农业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高应变能力。加强动植物检疫防疫和农作物病虫测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动植物疫病监控能力。
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和研发机构。推进科技孵化中心建设,努力培育行业工程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体系,为企业搭建更高的科技创新平台。大力扶持培育创业投资机构,通过技改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品牌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和自有品牌为主转变,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科技型企业,把“大陆阿里山”品牌打造成全国性特色品牌。至2015年,力争拥有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级著名商标15件,省级名牌产品15件,龙岩知名商标30件以上。
(二)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重点围绕化工、机械、纺织等行业技术瓶颈,加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进先进装备和管理信息化的运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大农业和服务业的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促进精品农业和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培育科技型企业,支持企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积极申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到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取得实质性突破。
 
第四部分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促进公共资源均衡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努力构建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大力推进城镇化
(一)打造宜居宜业江滨园林城市
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扩张城区规模,新城区规划范围为北至和平镇的和春村和西园乡的卓宅村,东至芦芝乡的芦芝村和桂林街道的厚福村,南至桂林街道的南美坪和高明村,西至市域边界,总面积约为145平方公里,包括四周可视山体,全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以市区为中心,向东、向西扩展,集中布局功能各异、空间独立、特色明显的产业发展功能区、配套服务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促进“产业-城区-服务”互动,实现区域内各功能区的协调,加快推进现代化江滨园林城市。
完善城市功能。按照“四纵七横”的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道路标准和路网密度,完善城区路网结构,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城市内外交通衔接,强化公共停车场等设施配套。加强城市停车场、公厕、供水设施和防洪排涝系统建设,促进制水工艺和管网改造,提高供水水质,加快推进污水集中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发展管道供气,健全市政基础设施功能,提高人口承载能力。适度改造老城区,重点抓好华龙广场二期、汽贸城、体育中心、星级酒店及配套商住小区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新城区建设,构建“一江、两岸、三区、四站”的城市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档次和等级,重点实施城北新区、西园新区、南学堂小区,推进大型商贸、城市综合体等板块及市政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漳平电厂(顶郊)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及和平和富路引线工程,进一步完善新区路网。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城市管理工作的新体制、新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健全长效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加强城市违法违章建筑的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持续实施城市“绿、亮、美”工程,建立健全“门前卫生责任制”等城市保洁的长效机制,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美化城市环境、扮靓城市生活、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生活的便捷性与舒适度。到 2015 年,规划城区人口达到13.5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4.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道路面积12.5,人均住宅使用面积36,争创省级乃至国家级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等品牌。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
着眼长远发展,按照“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中心镇,积极争取省级、龙岩市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重点把西园、永福建设成为龙岩市的中心镇,适时再启动一批中心镇建设。进一步深化细化小城镇建设各项政策,创新小城镇建设土地、融资、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与城区功能互补,促进土地向规模承包大户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打造联结城市与乡村的小城镇。加快培育小城镇特色优势产业,努力使小城镇成为当地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中心,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二、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加快示范村建设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努力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面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20个示范村,即永福镇西山村、清源村、龙车村,和平镇东坑村,南洋乡北寮村、梧溪村,赤水镇香寮村、田头村,双洋镇溪口村、东洋村,西园乡前洋坪村,溪南镇上坂村、金菊村,拱桥镇罗山村,芦芝乡芦芝村,吾祠乡厚德村,新桥镇仓坂村,象湖镇宽田村,官田乡桂东洋村,灵地乡京口村。
(二)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扩大涉农补贴范围和规模,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重点扶持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扩大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对农民创业给予金融和财税支持,努力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大力开展务农、务工、创业三大培训,提高农民非农就业能力,力争“十二五”期间,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比重达到70%以上。
(三)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6.3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79万亩,全市75%的重点水土流失区得到有效治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积极引导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和农田改造工程,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切实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加快农村道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建设和改造村村通工程,全面提高农村路网通达程度和通行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村道路管护体制和机制。推进信息惠农工程建设,促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村村能上网。加快农村电网完善工程建设,提高电力设施抵御自然灾害和保证农村经济发展供电能力。在全部示范村和部分有条件的村庄实施户户通水泥路工程、村村通安全饮用水工程、亮化工程、村容整治工程、农村垃圾治理工程、农村绿化建设工程、村庄规划编制工程、农村新能源建设工程等“八大工程”。加大老区村、革命基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边远乡村群众“造福工程”,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为着力点,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抓好永福、和平、西园、拱桥、象湖、溪南、南洋、赤水、双洋、官田、菁城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程建设;继续实施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加快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行户集、村运、乡处理模式,规划改扩建15个乡镇集镇供水工程,新建24个建制村饮水工程,“十二五”期间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7万人。改变农村传统养殖习惯,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积极推进生态公益和绿色屏障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全市森林火灾年受害率控制在1‰以内。
 
第五部分 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立足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建立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使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与扩大消费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一、扩大消费需求
把扩大消费需求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通过促进就业、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建立健全有利于内需潜力不断释放、投资消费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为导向,加大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促进就业和创业的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建材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以改善消费环境为抓手,扩大信用消费规模,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营造多种服务业态、服务模式竞相发展的宽松氛围,促进休闲型、发展型消费增长,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二、增强投资内生动力
最大限度发挥投资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引领作用。力争投资增速超过龙岩市平均水平,力争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力争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注重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切实把投资的重点转到事关全市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上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广开门路,注重发挥我市民营企业、民间资本的作用,落实好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的优惠政策,面向社会资本推出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拓展投资空间,引导和促进漳平籍商人和知青回归,努力吸引更多的央属企业和大公司、大企业、大财团来我市投资,促进多元资本投入。用好中央支持加快海西建设、苏区建设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中央更多的政策、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
三、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一)构建联通省会及闽南沿海拓展内地的便捷快速通道
打造漳平交通市品牌,构建以铁路“两纵一横、高速公路“一纵一横一连接”为快速通道,以省道“一纵三横”为主干道,以县道(八联)为次干道的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乡乡通三级以上公路,农村客运网络基本形成,实现本市半小时经济圈。
铁路方面,着力推进“两纵一横铁路规划实施,新建南(平)—三(明)—龙(岩)(杭广高速铁路)快速铁路漳平段,并力争2014年建成通车;做好漳平至长(汀)泉(州)铁路连接线漳平段和鹰厦铁路扩容漳平段改造前期工作,力争开工;积极策划南宁—福州经漳平快速铁路、成都—厦门经漳平快速铁路以及龙岩经漳平通泉州城际轨道交通(漳平段)等项目。
高速公路方面,加快“双永”高速公路建设,争取在2012年建成通车;推进漳州经漳平至永安(“漳永”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设,力争2015年建成通车;争取将永福与“漳永”高速连接线列入省建设计划。
普通公路方面,加大省级干线公路改造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省级干线公路技术等级、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全面完成农村公路“通达工程”(乡镇、建制村通公路)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安保设施、危(病)桥改造等“通畅工程”(乡镇、建制村通水泥路)建设,全面实施县道晋级建设,努力完成乡村道路硬化工作。重点续建S203线半华经溪南至漳平段公路46.7公里,新建S308线官田白溪经永福至新罗红尖山段公路43.95公里,新建S208线城市过境线改线工程(和平至芦芝罗安段10公里,下坂经华寮、厚福至大菁洋23公里),力争北通道列入省道规划,即争取新建一条东起大田石牌镇接泉三高速西至永安小陶与永武高速相接(北通道公路),连接赤水、双洋、新桥、灵地、吾祠五个乡镇的二级公路。
农村公路方面:推进实施县道晋级,实施县道白吾线石寮至赤水段、吾祠至厚德段,县道吾杨线吾祠至象湖段(杨美公路),县道卓西线卓宅至西元段,县道拱永线拱桥(上界)至永福(石洪)段,县道桂月线桂林至黄祠段,打通雁西线(X602)断头路,新建黄山至上石旅游公路、芦溪线芦芝华竂至溪南下坂段,完善官永线官田至S308线连接线公路;抓好乡村道建设,“十二五”期间完成建设乡道120公里、村通自然村公路500公里。交通枢纽场站方面,重点建成“一中心、二站、六物流”服务体系,即公路交通枢纽综合指挥管理中心,漳平客运站、公交货运站,西园、桂林、溪南、新桥、双洋、永福物流中心。
(二)优化供电网络
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抓好110KV桂林变、城北变、新桥变、溪南变,35KV灵地变等新建项目,110KV永福变二期、35KV麦元变二期等项目升级扩容及配电网改造,建成和春220KV变电站。到2015年底,全市投入运行的变电站达到23个,变电总量达到97万KVA,其中,220KV变2个,容量36万KVA,110KV变10个,容量达45万KVA,35KV变11个,容量达到16万KVA。形成以220KV登榜变、和村变为中心,110KV和35KV变电站为环形的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供电网络。
(三)完善水利基础设施
以民生水利建设为重点,继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体系,深化水利制度改革,提高水利行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改善水利基础设施,重点抓好上林水库中型灌区、九鹏灌区(双洋、赤水、南洋)、和睦灌区(新桥、灵地)、感化灌区(吾祠、象湖、溪南、芦芝)、附城灌区(拱桥、西园、和平、芦芝、菁城、桂林)、永福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实施大坂水库、排坑水库、西园水库、和平水库、产坑水库、冬内水库、赤水水库等7座病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四)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提高防洪安全保障能力。继续推进九龙江北溪干流防洪三期工程(含芦芝、西园新城区、南洋、新桥、象湖、永福)建设,建设完成防洪堤27.27公里。抓好九龙江北溪支流——双洋溪、溪南溪、洛溪、拱桥溪、新桥溪、永福溪、官田白溪等重点地区中小河流域的治理,推进灾害隐患点在线监控工程建设,规划建设11处蓄水工程;实施水文站搬迁工程、防洪预警报系统中心站等项目,到2015年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排涝规范标准3~5年一遇,重点乡镇双洋、新桥、溪南、永福、南洋、象湖等所在地防洪标准达到10年一遇、排涝规范标准达到1~3年一遇,提高城乡整体防灾抗灾和救助能力,确保全市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抓好人防、消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把城市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设人防指挥所,按要求实施高层民用建筑地下防空设施,从整体上增强城市的战时防护能力。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合理规划城市消防体系布局,进一步明确城市消防功能,保障城市基本消防安全。推进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地震应急救援装备配置;建设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立地震应急指挥平台;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各类工程建设抗震设防能力;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完善我市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种植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抓好地质状况普查,加强对砂石矿山的规范开采,开展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第六部分 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科教兴市战略,努力增加社会事业投入,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一、加快发展科技事业
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进“6·18”项目成果转化.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运用工业自动化、高效节能、新型环保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构建以公益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市、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建设科技成果信息共享、成果交易和转化平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能力。落实和实施好《漳平市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总体规划》,争取在2013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到2015年,力争发展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龙岩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推广科技成果60项以上,获省、龙岩市科技进步奖10项以上,专利授权量达 50项以上。
二、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教育的有效投入,不断增加和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争2015年实现建设“教育强市”目标。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按“分布相对均衡、集中资源配置、兼顾群众需求”的原则,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及学校建设项目。办好农村中心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加快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步伐。抓好农村小学校点撤并工作,争取小学总校点数控制在100个左右;办好大型农村初中,试行将办学规模百人以下的农村初中撤并或与中心学校合并为九年制学校,以提高办学效益。科学、合理调整大城区(菁城、桂林、芦芝、和平、西园等五个乡镇街道)学校布局。吸引社会力量新开办九龙桂冠小区、凯源小区、大景城小区等高标准幼儿园;做大做强现有城区中小学,适时在城区新建大型小学、初中各一所,扩大城区中小学容量;漳平二中升格为二级达标校;保留漳平一中、二中、三中、漳平实验中学四所高中,逐年撤并漳平六中、永福中学高中部,漳平六中作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把特教学校建成“义务教育、康复训练、就业培训”三位一体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中心。近期重点推进漳平工贸新城学村、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漳平二中扩建、校安工程等项目建设,不断适应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和学龄人口的变化需要。2015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均衡发展目标。
(二)巩固“双高普九”成果
重视抓好学前教育。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的普惠性,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优化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巩固多种形式并存的学前教育和0-3岁儿童早期教育格局,积极创建高层次示范性幼儿园,到2013年,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达到92%,2015年达到93%以上。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及学校建设项目,重点解决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城镇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弱势群体教育,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贫困生助学体系。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均能依法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城区低于2%、农村低于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7~15岁)入学率达到93%以上;15~24周岁人口非文盲率达100%。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应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6%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以上。
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服务模式。着力培育应用型、技能型、工艺型的人才,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大学、成人自学考试的组织、服务工作水平,完善市、乡、村三级成人教育网络。
(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县管校用”的人事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师资城乡交流制度,重视年轻骨干教师的培养,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推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在职函授、离职进修、自学考试等形式,提高学历水平和业务素质。加强中小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室配备,提高教育装备水准。开发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完善和提高教育基地建设,建设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将花乡文化、画乡文化、茶乡文化和奇石文化等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
三、加强人才开发与引进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培养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做好高层次人才和智力的引进。制定完善住房、子女就业、配偶随迁以及工资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优惠政策,营造人尽其才环境,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我市农村、企业创业或服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坚持产业聚才、项目引才、事业留才,努力让各类人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努力构造人才脱颖而出通道。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深化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不断壮大人才队伍规模,努力培养和造就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实现漳平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到2015年,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和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得到明显提高。
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完成乡镇、村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网络;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小广场大文化”活动,建立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加强各类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形成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创新、梯次配备的文化艺术队伍。全面推进娱乐、音像、网络文化、出版等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机制。
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完善漳平市体育中心工程,建设海峡文化艺术品交易城、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实施“百镇千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街道基本建成具有乡镇特色的科技文体中心和社区文体服务中心;抓好数字图书馆建设,加强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建设,到2012年实现建制村村村有农家书屋。继续实施福建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市建制村均配备1套以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以上乡镇建设国家级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建设漳平市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学习活动中心、科技馆、档案馆和乡镇(街道)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等项目,积极筹建漳平大剧院,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施《全民健身条例》,抓好社区体育、农村体育、社会体育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和比赛,丰富市民体育生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积极营造有利于随时随地便于老百姓健身的氛围和物质条件,把全民健身运动推向日常化、常态化,使健身运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扩大公共体育设施的人均水平和开放范围,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市,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建制村村村有农民体育健身设施;重视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改善业余训练条件,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加快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推进广电事业发。加大新闻宣传的改革力度,实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精品工程,拍摄一批有较高质量的电影电视精品;全面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程和网络双向改造,推进“三网融合”;发展新媒体、新业务,培育生产和运营、网络服务、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和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建立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到2015年,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8%,实现每个建制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加强象湖奇和洞遗址考古发掘、文庙修缮保护工作以及对文物保护单位永福长青楼、灵地泰安堡等文物的修缮维护工作;积极申报双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永福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加强对王景弘的学术研究工作,加强对台交流,认真做好漳平客家文化、河洛文化和妈祖文化的研究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五、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组建医疗集团,推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均等化,确保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到2015年,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5.5岁,新农合参合率巩固在98%以上,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千人口床位数达龙岩平均水平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2/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内;计划免疫接种率巩固在95%以上,居民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100%,法定报告急性传染病(甲乙类)发病率控制在350/10万以下;到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继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市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室)达标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各类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以实施“一卡通”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数字化建设,为市民提供健康信息服务。大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扩大基本药物制度使用范围,完善基本药物报销政策。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全基层疾控网络,全面提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能力,加强重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防治。大力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建立政府对妇幼卫生长效投入和补助机制,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救治网络,切实提高全市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实现城乡急救服务均等化。加强食品和药品卫生监管,保障人民健康。
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市、乡、村中医药服务标准化建设。切实抓好爱国卫生工作,推进农村卫生无害化厕所改造,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组织实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城乡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开展车站、商场、医院等窗口单位和公共场所控烟工作。
建立政府医疗卫生投入增长机制,完善医疗卫生补偿机制,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城乡居民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和完善基层卫生人员引进和奖励机制
六、全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巩固提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成果,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力度,认真实施“强基提质”工程,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的工作机制,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服务关怀、宣传倡导,强化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打击“两非”违法行为,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区域协作机制,加快区域“一盘棋”进程。全面加强计生服务站(所)基础建设、网络建设和能力建设,推进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努力为建设生态工贸城市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十二五”期间,全市年平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1‰以内,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93%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持续下降。
第七部分 着力民生优先,促进社会和谐
   
打响“民生漳平”品牌,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促进跨越发展成果的共享。
一、努力扩大就业促进就业
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原则,加快发展工业园区企业,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补贴、小额贴息贷款及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建立健全支持创业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重视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加强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的就业援助。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鼓励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就业。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新生劳动力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及创业培训,重点抓好我市工业园区企业需求的技能培训,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建立和完善市、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城乡、面向社会的就业服务平台。公正合理处理劳动纠纷,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200人,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人数2500人以上。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巩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体制,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及时完成养老金待遇调整、发放工作。按照省、龙岩市的统一部署,扎实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确保新农保参保率达96%以上,养老金按期足额发放率达100%。加快推进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积极跟踪全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做好事业单位各项改革配套服务,加强保费征缴,力争做到收支平衡。
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险体系。以国有和城镇集体困难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居民为重点,大力推进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参保率分别达到95%以上。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城镇职工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80%以上,城镇居民大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60%以上,充分发挥商业保险补充作用,通过各种方式使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积极推进城乡统筹、门诊统筹试点工作。适时调整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和稽核,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监督检查,规范协议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发挥失业保险基金作用。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减少岗位流失;完善失业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发挥失业保险在保障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广覆盖、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的失业保险网。
做好工伤、生育保险工作。继续实施工伤保险“平安计划”二期,做好农民工参保扩面工作,2012年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积极推进工伤补偿、预防、康复三位一体建设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进一步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职工参保率达90%以上。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制度和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确保基金安全。
(二)社会福利与救助救灾体系建设
加强社会福利工作。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多渠道多形式的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制度和军休干部安置制度,推进拥军优属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福利机构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福利工作。完善社会孤儿保障机制,在集中供养的基础上,健全家庭寄养制度,建立手术康复保障机制。加快发展老年人事业,建立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机制,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机构,重点抓好社会福利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人学习活动中心和乡镇敬老院等设施建设。逐步建设完善慈善体系,稳步推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继续开展殡葬配套制度改革,扶持乡镇、村、社区骨灰堂建设。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和社会帮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确保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制度,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将城乡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老年人、重病患者全部纳入救助范围,深入开展特殊病种的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大病救助和关怀救助。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加强优抚安置工作。
完善应急救灾体制建设。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灾害应急救援机制,全面提高对重大灾害的预警预报、快速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逐步完善应急救援基础设施,推进乡镇、村避灾避难所建设;完善救灾工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市、乡、村灾害应急救助工作预案体系,规划建设防灾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和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提高救灾安置保障水平,确保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整体水平
围绕“民富”的目标,做大做强市域经济,鼓励通过诚信经营、自主创业致富;合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提高劳动者报酬,逐步形成和建立职工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边远乡镇基层职工补贴机制,加强对收入分配领域的监督和监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让全体居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推进依法治市进程
完善依法行政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行政制度;围绕和谐漳平建设和群众特别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组织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切实保障基层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认真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增强全民学法、守法、执法的自觉性。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深入开展“平安漳平”建设,建立健全以公安机关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进一步完善综治领导责任捆绑机制和考核办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切实加大群体性事件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建立健全乡、村信访网络。
(三)加强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确保社区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开展。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规划建设设施相对完备、功能相对集中、面积达9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场所,让村民议事有场所、活动有去处、生活更方便。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以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为重点,全面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规范。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类创建活动,实施农村“清洁文明工程”,深化“文明户”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未成年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确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加强政务、商务、社会诚信建设,创建社会信用体系。
(五)做好各项社会事业。继续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外事、方志、档案等工作,推进民政、统计、科普、气象、打私、物价等各项事业发展。
 
第八部分 构建对外合作平台,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创新利用国内外资金方式,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
一、着力构建闽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
不断完善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创业园对外通道建设,重点建设省道308线漳平境内白溪(华安界)至红尖山(新罗界)二级公路,形成创业园对接沿海、辐射内陆的高速、便捷综合交通网络;完善园区电力设施,形成电力容量充足、电网结构合理、供电安全稳定的现代电力网络。抓好园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污水和垃圾处理、防洪工程、集镇供水等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创业园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产业对接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支持推动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产业向创业园转移聚集;设立创业园建设专项资金,争取和落实土地优惠、金融支持、出入境便利等政策,建立健全创业园良好发展环境。
拓展对台合作领域充分挖掘对台合作潜力,全面提升科技、信息、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将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海西发展大局中对台交流合作的前沿。以台湾农林优良品种引进和优化、茶果蔬种植、花卉栽培、水产养殖、农林产品深加工为重点,大力发展精细农业、设施农业、高优农业,打造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园。积极对接台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打造新兴的台资企业转移聚集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河洛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打造以休闲体验、生态农业、寻根谒祖等为主题的两岸文化旅游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规划实施永福海峡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及中心镇建设。力争到2015年创业园落户台商企业100家,常住园区台商1000人,茶园种植面积10万亩,投资总数10亿元,实现产值10亿元,使创业园特色明显、成效明显、作用明显,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
二、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把吸收外资同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重点引进高投资强度的龙头型、环保型、创税型、高科技型项目;全面加强与大公司(集团)、上市企业、央企、民企的合资合作,争取引进台湾机械电子信息、农业与现代服务业类项目,引进市外资本发展机械、化工、新能源、纺织等劳动与技术双密集的项目,争取在引进总部经济、央企、世界500强企业上取得突破,在引进现代化理念、先进经营管理经验、技术手段和现代市场运作方式方面取得突破。创新引资方式,完善引资环境,拓宽引资领域,加大引进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积极引导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合理引导外资投向旅游、金融保险、教育文化等领域,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体系。
三、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按照“重点发展自产型出口、突破发展贸易型出口、适当引进流通型出口”的原则,培育一批出口创汇重点企业。突出抓好重点自产型出口企业,着力扶持木村、正盛、九鼎、国联等出口大户,培优育强轻纺、化工、木竹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外各类展销会,努力打造户外休闲木制品、白炭黑及氟盐化工产品、工艺品玩具新材料等三大出口产品基地。重点发展贸易型企业,抓好越丰、金绿源等市内贸易型企业出口经营权申报工作,协调推进九鼎、国联等生产型企业在做好自营出口的基础上,积极承接市外没有出口权企业的委托代理出口,积极培植新兴出口力量。选择性引进流通型企业,做大出口总额。引导出口企业“走出去”,支持千百汇、龙泰安、国联玩具等出口企业走出去设立投资贸易境外网点,进一步规避国际市场、汇率等风险。力争到2015年,三大基地年出口均达1亿美元以上
四、加强区域协作与交流
全方位开展区域交流合作,突出产业招商,继续面向闽南等地招商,拓展港澳台、央企招商。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同周边市、县及沿海地区的联系,促进基础设施互动、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协作联合。实施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分工。进一步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构建内地与沿海间的快速物流通道和物流基地;创新思路,探索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方式,构建山海合作示范基地。采取设立“9.8”“6.18”“11.8”分会场等形式,组织投资贸易平台,以我市现有产业为基础联合闽西南、闽西北内陆县的相关产业合作招商与贸易洽谈,以联合上规模、以联合降成本,逐步将我市发展成内陆面向沿海的窗口。
 
第九部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居环境
   
着力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节能减排攻坚力度,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全面推进节能减排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突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五个重点,大力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漳平电厂2×300MW改扩建工程建设,力争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燃气电厂、风电、生物质能电站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积极探索工业园区企业集中供气、供热模式,开展热电联产项目研究,逐步淘汰高污染、低效率的小容量工业锅炉,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全面落实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加大重点排污企业污染减排力度;大力推行环保“绿色审批”制度,严把环境准入关;依法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突出抓好重点领域、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实现。
继续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工程,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供电保障能力,有效降低农村电价,着力实施大坂一级水电站、车碑水电站扩容和文星一级水电站、产坑水电站改建等4个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升级改造工程。推进水库水源地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地下水保护力度,在市区主要水源地和主要城镇自来水水源地建设卫生隔离带,防止污染源渗透和扩散,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制定重点行业和企业取水定额标准,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强化用水科学管理,深化水价改革,加快供水管网改造,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逐步实现生活、生产分类分质供水。推行农业节水灌溉,争取农业节水灌溉用水降低20%;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加快第二水源点建设。
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组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继续实行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标准,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完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加强城镇土地资产管理,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后备土地供应。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调控,全面推进矿产资源的集约开发,引导矿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企业内部循环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导向,通过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推进企业内部循环。紧抓建材、化工、林产、纺织等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强化全过程治理,提高物料的循环利用率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促进企业内部降耗、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全力抓好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建设大用生态等农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二)产业园区循环
以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严格按照鼓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环保)导向目录,大力发展低投入、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产业,加快绿色产品研制和开发。运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规划工业园区建设,统筹考虑园区产业、资源、基础设施的合理利用和高度共享,开展园区企业清洁生产、环境认证和标准化管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形成一批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加快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业,倡导绿色消费。
(三)社会生态循环
加大社会废旧物资回收,建立健全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推广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废弃物、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及再资源化的管理和监督。继续推进农业废弃物生态化处理和农业生产资料资源化利用。
三、强化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
(一)加强生态保护
构建林业生态保障体系,管严生态公益林,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监督机制,强化保护管理,加强“三防”体系建设,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逐步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生态公益林监测管理系统。重点保护九龙江及新安溪、九鹏溪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以及城镇周边景观林、交通道路林、珍稀特有树种和其他重点区位的生态公益林;严禁以木屑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保护“绿水青山”,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围绕建设“森林漳平”,以城乡一体“四绿”工程为抓手,加快绿色通道、绿色村镇、绿色城市、绿色屏障建设,加大造林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力度。
(二)突出环境综合整治
巩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成果,推进“生态市”、“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全面实施水、大气、声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和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规划。建立健全环境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污染突发事故预警响应机制,制订综合全面的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应急处理预案,提高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重点污染源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完善水质自动监测、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及噪声自动监控监测网络。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全面防控工业污染源。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强化环境安全管理,继续推进九龙江流域漳平段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建设九龙江生态文化长廊。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重点实施西园中心镇、永福镇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到2015年,城区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大于98%(358天),乡镇所在地空气质量二级达标率10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7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5分贝,城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5分贝;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省、龙岩市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城市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
 
第十部分 确保“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
   
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要根据中央、省、龙岩市的重要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难得历史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有新作为、有大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加强组织保障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
坚持“解放思想争上游”,进一步增强跨越发展意识,提升跨越发展的思路,敢想、敢为、敢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推进漳平跨越发展。更新发展观念,消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模糊认识,尊重客观规律,增强全局观念、质量效益观念、可持续观念,大胆探索和运用组织经济工作的新方式,抢占发展和竞争的先机。
(二)着力加强党的建设
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工作,努力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建设生态工贸城市的全过程。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表率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比学知识、赶超工作的热情,以良好用人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改进领导干部作风,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二、持续工作主题
(一)坚持项目带动战略
坚持“狠抓项目促跨越”,不断完善项目策划、生成、储备、落地的机制实现“储备一批、动工一批、建成一批”良性循环。围绕海西发展规划策划项目、围绕产业策划运作项目,以项目带动优势产业发展,持续发展后劲。坚持每年确定一批事关漳平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项目,实行重点项目(产业)市领导负责制,坚持和完善推进工作六项制度以及实行重大决策推进落实制度
(二)坚持环境推动战略
持续优化投资软硬环境。完善漳平工业园区管理机制,加强园区项目管理,增强工业集中区集聚和辐射功能。根据产业项目发展新情况,积极调整和完善重点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继续实施“一产一策”、“一厂一策”、“一品一策”。 进一步增强品牌经营理念,完善创建工作机制,积极培育品牌创建的平台和载体,充分挖掘潜力,争创更多的国家级工作品牌、工业品牌、农业品牌、商贸旅游品牌、文化品牌,争创更多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努力培育一批区域性地方特色品牌。运作好行政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方式,实行建设项目“一站式”联合办公制度,提高办事效率,提升“保姆式”服务品牌。
    三、强化投融资保障
(一)拓展投融资渠道
    提高“三资”运作水平,创新“三资”管理,壮大国有公司的发展后劲。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政银企会商机制,全力推进银企合作;保持信贷支持的连续性,努力扩大存贷款规模;着力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支持我市重点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信贷增长与我市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向上争取对产业龙头企业增加授信额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国有资产统一管理、调度和运作,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扶持做大国投、路桥、华昇、台缘、园区开发公司以及天台林业担保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方式,积极争取参与省级或市级政府的地方债券发行。积极探索和应用BT(建设—转让)、BOT(建设—经营—转让)、TOT(移交经营移交)等方式,促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二)用足用活政策
主动对接原中央苏区县、海西和西部政策,争取更大范围享受政策,最大限度拓展政策效应,力争在对台交流合作、重大项目对接、产业调整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策划运作一批项目。跟踪衔接国家、省重点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相关政策,不断延伸产业链。对接中央支持闽台经贸交流尤其是农业交流的政策,积极引入台湾地区先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争取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利用我省支持开发区扩区升级的政策,做好工业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扩区工作和台商投资区的规划建设工作,提高产业容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制定完善相关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机制体制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消除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失地农民保障相关政策机制,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着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创新,逐步增强市、乡两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加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完善工程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健全政府收入征管体系,提高财政科学化管理水平。落实金融支持政策,稳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服务功能。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围绕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法,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推广各种行之有效的便民服务方式,构建服务型政府;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构建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扩大中心镇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进一步增强市乡两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科技、教育、医疗、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五、推进规划实施
在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全市人民,动员社会力量,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把本《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年度计划中,落实到各项具体发展政策上,落实到各类发展的建设项目上。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广泛的社会监督。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让规划确定的发展蓝图深入人心,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力量认知规划、关心规划,并积极参与规划实施,使实施规划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
 
 
有关名词解释
 
1、一个核心区、十字型走廊、对接两翼:“一个核心区”即建设以漳平万亩工贸新区(台商投资区)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十字型走廊”即沿着“双永”高速公路、“永漳”高速公路延伸拓展的工业走廊;“对接两翼”即依托规划和建设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主动对接闽南金三角和龙岩产业集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向两翼拓。
2、一园五区:“一园”即漳平工业园区,“五区”即漳平工贸新区(台商投资区)、和安机械小区、富山轻工小区、内坑工业集中小区、罗安农产品加工小区,其中工贸新区分西园新区、登榜工贸区、遂林产业集中区、城北新区四个区域。
3、“433”产业:即轻纺、矿冶、建材、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能源、化工、农林产品加工三大优势产业;绿色生态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三大重点发展产业。
4、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指2005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国家通过安排财政资金,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十二五”时期目标为覆盖100%以上的县、80%以上的村,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5、“新网工程”:指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618381工程”:即建设一个现代化闽西南名茶城、兴办80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开办30家“大陆阿里山”茶叶专卖店、新建8万亩生态茶园、实施一个茶叶有机专用肥重点项目,提升茶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