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漳平永福:芬芳产业绽放“幸福花”
发布时间:2022-09-23 10:51 作者:刘玮、李春敏、李靖 责任编辑:陈建铭 来源:漳平新闻网 字号:
视力保护色:

  

  以“大陆阿里山”名扬天下的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花卉栽培已有700多年历史,早在南宋时期就盛行养花,成为蜚声江南的“高山花园”。加快发展,产业是支撑。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多次强调,老区要立足本地实际,选准发展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永福镇发挥优势,做足“花”文章,做强“花”产业,永福花卉的地域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杜鹃花之乡”。

  

  

  永福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年代,这里举行了著名的“龙车暴动”,建立了漳平的第一个党支部、第一个革命暴动、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当地群众缺乏致富之术。“当时有种花也有种茶,但是是零星的,不成线、不成片、不成规模。”漳平市花卉协会会长吴余旺说道。

  直到这天,永福镇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迎来了发展新机遇。《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记录,1997年7月24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到永福调研时来到福里村“兰花大王”、小康示范户钟庆宗的家里。当时,钟庆宗种了6亩兰花、10多亩杜鹃花,还创立了拥有出口权的华闽国兰公司,一年收入就有两三百万元。“习近平总书记到我家后院的兰花圃察看了一番,仔细询问了我的种植和销售情况。他鼓励我抓住机会,做大做强花卉产业。他还要求当地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带动更多人致富。”谈及当时的场景,钟庆宗激动不已。

  

  随后,漳平市加大扶持力度,一笔30万元政府贴息的支农周转金很快就发放到了钟庆宗的手里,成为他扩大经营规模的及时雨。在钟庆宗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人转身当起花农。

  

  “我们用人工调节剂触控的办法,让它提前开花,这样子就能够保证市场供应,随时可以上市。”年近八旬的陈子望,是当地最早一批种植培育杜鹃花的花农,经过多年摸索,他破解了人工可控花期西洋杜鹃的科学种养技术难题,率先实现“永福杜鹃四季开”。

  

  在杜鹃花产销两旺的时候,永福镇党委政府居安思危积极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永福牌”花卉商标,并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永福网页,还以最优惠的政策鼓励部分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的花农到外地建立花卉基地。至此,永福花卉产业迅速崛起。2002年,永福花卉种植达到了7133亩,永福杜鹃花销售占比全国达七成以上,永福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杜鹃花之乡”。随着杜鹃花种植面积扩大,传统“蘑菇型”杜鹃花价格频频下滑,由原来的几百元一盆下降到几十元。是走向没落,还是顺势而为进行提升?永福花卉业面临抉择。

  

  经过3年的苦心钻研和精心培育,“第二代”花农陈金才培育出的宝塔杜鹃、游龙杜鹃等造型优美的杜鹃花,深受消费者青睐,让永福杜鹃在全国花卉市场大放异彩。党的十八大以来,永福的花卉产业蒸蒸日上。2020年,永福镇杜鹃花销售量占全国年总产量的80%以上。

  

  2020年,永福镇杜鹃花销售量占全国年总产量的80%以上。现在,永福花卉销售还从线下走到线上。当地政府联合电商协会、电商企业和网络平台等多方力量,打通“种植”和“营销”两端。“网红”成为新农民、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越来越多的花农插上“电商的翅膀”。“现在电商行业有2000多家左右,从业人员4000多人,每天出货量可能在15000-20000单左右,年到晚都是有花卉在销售。”永福镇电商协会会长陈寿兴说。

  

  把特色产业变为富民产业,永福人民坚持创新实践,各类花卉新品种层出不穷。截至2021年,永福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从1997年的3000亩增加到现如今的5.4万亩,种植户约5000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万元,全产业链产值41.9亿元,花乡永福花开正红。

  

  时代在变,初心不变。记者感受到,永福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永福调研的谆谆嘱托,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绘就花卉产业发展新蓝图。一代代永福花农紧跟市场风向,接力创新,让“中国杜鹃花之乡”的品牌越擦越亮。永福这座“高山花园”,蜕变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福建省乡村振兴重点特色镇,永福人民的幸福生活也像杜鹃花一样绽放。

 
附件下载
分享
收藏 取消收藏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